南方利安灵活配置混合A
(001570.jj ) 南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基金类型混合型成立日期2015-11-19总资产规模1.50亿 (2025-06-30) 基金净值1.5413 (2025-08-20) 基金经理吴剑毅杨旭管理费用率0.60%管托费用率0.10% (2025-06-18) 持仓换手率28.29% (2024-12-31) 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4.54% (4109 / 8838)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南方利安灵活配置混合A(001570)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吴剑毅2015-11-19 -- 9年9个月任职表现4.54%1.27%54.13%13.15%
杨旭2025-06-13 -- 0年2个月任职表现0.58%10.54%0.58%10.54%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吴剑毅本基金基金经理1511.1吴剑毅:男,清华大学金融学硕士,具有基金从业资格。2009年7月加入南方基金,任南方基金研究部金融行业研究员;2012年3月15日至2014年7月18日,担任南方避险、南方保本基金经理助理;2015年11月26日至2017年12月2日,任南方顺康保本基金经理;2014年7月18日至2018年1月16日,任南方恒元基金经理;2015年9月11日至2018年11月28日,任南方消费活力基金经理;2015年10月28日至2018年11月3日,任南方顺达保本基金经理;2017年8月3日至2019年1月25日,任南方金融混合基金经理;2017年12月2日至2020年5月15日,任南方顺康混合基金经理;2018年2月6日至2020年5月15日,任南方安养混合基金经理;2019年1月25日至2022年1月5日,任南方新蓝筹混合基金经理;2015年5月21日至今,任南方利众基金经理;2015年7月8日至今,任南方利达基金经理;2015年11月19日至今,任南方利安基金经理;2016年12月14日至今,任南方安颐混合基金经理;2017年11月2日至今,任南方安福混合基金经理;2018年11月3日至今,任南方中小盘成长股票基金经理;2020年4月29日至今,任南方誉慧一年混合基金经理;2020年11月18日至今,任南方誉鼎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经理;2022年8月2日至今,任南方宝祥混合基金经理;2024年2月6日至今,任南方誉民稳健一年持有混合基金经理。2015-11-19
杨旭本基金基金经理164.9杨旭:男,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硕士,具有基金从业资格。曾就职于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总行、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中国银行总行金融市场总部投资经理、司库投资经理,华夏基金机构债券投资部养老金、年金、专户投资经理。2019年12月加入南方基金,2020年2月19日至2020年9月25日,任投资经理;2020年9月25日至今,任南方安泰混合基金经理;2022年4月1日至今,任南方佳元6个月持有债券基金经理;2025年6月13日至今,任南方宝恒混合、南方利安灵活配置混合基金经理。2025-06-13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5-06-30)

受外部关税政策冲击,2季度股票市场先抑后扬,4月份一度大幅下跌,此后震荡反弹。区间上证指数上涨3.26%,但结构分化较大,基本延续了1季度的风格。代表中小市值的中证2000大幅上涨7.62%,而红利指数持续弱势,小幅下跌0.1%。分行业看,军工、商贸零售、轻工等板块表现较好;食品饮料、家电、钢铁等板块表现相对较弱。在此过程中,我们始终聚焦于长期现金流创造能力较强的优质公司。组合的股票仓位基本保持稳定,主要是进行内部动态再平衡,减持了部分涨幅较大的个股;持续增配预期收益率提升的优质公司,特别是当它们阶段性跌幅较大的时候。债券市场方面,随着关税政策的冲击,10年国债收益率从期初的1.8%快速回落至1.6%附近,随后保持低位震荡。期间中证全债指数上涨1.95%,收复了1季度的失地。因上半年GDP预计能够完成目标,财政刺激政策预计出台力度低于预期,我们对债券中性偏多,适度提升组合久期。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5-03-31)

1季度股票市场宽幅震荡,区间上证指数小幅下跌0.48%,但结构分化较大。随着市场情绪的恢复,AI和机器人等方向的题材板块表现亮眼,代表中小市值的中证2000大幅上涨7.08%,而去年超额收益明显的的红利指数下跌4.41%。分行业看,机械、汽车、有色等板块表现较好;煤炭、石油石化、非银金融等板块跌幅则相对较大。在此过程中,我们始终聚焦于长期现金流创造能力较强的优质公司,在它们出现阶段性错杀、预期收益率显著提升时增加配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债券市场方面,1季度出现了显著回调,10年国债收益率从年初的1.67%一度跌破1.6%,随后一路上行,最高接近1.9%。期间中证全债指数下跌0.79%,出现了季度级别久违的调整。由于我们保持了相对偏防守的久期,受到的影响可控,反而是借助调整的机会适度拉长了久期。本基金定位为低波固收+产品,我们的目标是将产品的最大回撤控制在2%的前提下,稳步追求绝对收益。展望后市,我们依旧对优质股票资产保持乐观态度。在资产荒的背景下,当前即使仅看股息率,它们也具备充足的吸引力。我们将始终聚焦于收益较高的领域,在有鱼的地方钓鱼,而优质公司则是我们最佳的抓手。它们通常具备良好的商业模式以及较深的护城河,这是未来现金流稳定可持续的基础。而对于预期收益率的评估,大致可以简化为未来产生的现金流与市值的比值。投资中的变量主要来自于分子端未来现金流的判断,而在预期收益率具备足够安全边际的情况下,就可以更好地为我们对分子端的判断提供一定的容错率。当下分子端的核心冲击可能来自于2季度美国的关税政策,但鉴于大国之间的博弈,其对分子端的影响很难精确判断。在此背景下,我们更追求模糊的正确。一是分子端受到的影响并不直接的公司,以内需消费为代表,生育政策的推出和老龄化趋势将孕育更为确定的投资机会。二是回归公司自身的竞争力,对于那些在国际分工中占据了不可或缺的生态位的优质公司,例如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代工企业,我们更愿意在市场错杀时进行积极的配置。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12-31)

24年的股票市场波动剧烈:开年就开启了快速下跌模式,上证指数最低触及2635点。尽管2月份有过短暂的触底反弹,但随后又缓慢回吐涨幅,至9月中旬几乎回到了年初的低点。9月24日,央行、金融监管总局及证监会对股市的积极表态,以及随后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对经济和政策的超预期论述,在较低的点位上重新点燃了海内外各路资金对A股的热情。上证指数在短短数个交易日内猛烈反弹,最高一度触及3674点,随后开启了震荡回调整理,全年最终收于3352点。报告期内,上证指数上涨12.7%,结构上分化较大。其中,代表稳定股东回报的红利指数表现最好,上涨14.5%。受流动性驱动的中小市值股票,尽管在阶段性反弹的过程中有过亮眼的表现,但全年涨幅依旧落后,中证1000小幅上涨1.2%,而中证2000则下跌2.1%。债券市场延续了前期的牛市表现,除了在9月股市上涨时出现了阶段性的回调。10年期国债收益率由年初2.56%下行至年底1.68%,降幅高达88bp。本基金定位为低波固收+产品,我们的目标是将产品的最大回撤控制在2%的前提下,稳步追求绝对收益。我们将根据股债资产隐含的预期回报率进行大类资产配置,并在各类资产上分布回撤预算。尽管全年债券市场收益率出现了大幅下行,但静态看优质股票资产相比债券隐含了更高的回报水平,因此我们将更多的回撤预算分配给了股票,而在债券组合中保持了相对较短的久期。尽管最终股票市场的收益依然较为可观,但我们的债券组合在牛市中收益弹性则较低。回顾24年的股票市场,非常戏剧性的是,9月底短短几个交易日,将全年的市场走势由大幅下跌逆转为大幅上涨,可见市场波动之大。庆幸的是,在波动的市场中,我们始终牢牢把握住优质公司的内在价值,立足于预期回报率,并未迷失于短期的股价趋势中。在9月份市场跌至最低点时,我们仍在持续增加被错杀的优质公司的配置,最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反过来,如果我们因为一项资产的上涨而买入,下跌而卖出,恰恰说明这项资产并不在我们的能力圈之内,应该尽量避免此类操作。因此,运作过程中我们将淡化短期股价趋势,立足于当前股价隐含的预期收益率空间进行结构调整,持续优化组合潜在的风险收益性价比。通常来说,在市场下跌过程中,我们的仓位将趋于提升,反之则趋于下降。回顾过去3年,尽管在地产和经济的压力之下,股市表现整体承压,但代表稳定股东回报的红利指数依然实现了较为可观的收益回报。在这背后,是一批能够产生持续稳定现金流的优质公司,以及相对合理的估值水平。它们通常具备良好的商业模式以及较深的护城河,这是未来现金流稳定可持续的基础。而合理的估值水平则使得它们具备较好的股东回报条件,从而在监管的引导和市场的鼓励下,可以通过提高分红比例给股东们带来可观的收益回报。在后续的投资中,我们仍将专注于未来能产生持续稳定现金流的公司,并结合当前股价隐含的预期回报率,构建具备有性价比的标的组合。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把组合中的优质公司都当作长久期债券一样看待和操作。我们的潜在收益来源不仅有建立在现金流基础上的股息回报,同样也来自于因股价上涨股息率下行所带来的资本利得。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9-30)

3季度股票市场先抑后扬,上证指数在9月中旬一度跌破2700点,随后迎来了猛烈的上涨,一举突破3300点。市场转折点出现的背景来自于海内外政策环境的共振:9月18日,美联储宣布降息50bp,拉开了降息周期的序幕;9月24日央行、金融监管总局及证监会对股市的积极表态,以及随后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对经济和政策的超预期论述,在较低的点位上重新点燃了海内外各路资金对A股的热情。报告期内,上证指数上涨12.44%,反弹中的结构分化显著:前期跌幅较深的创业板指大幅上涨29.21%,中证1000上涨16.6%,而前期相对抗跌、超额收益显著的红利指数仅上涨4.1%。分行业看,非银金融、房地产涨幅居前,分别上涨41.67%、33.05%,煤炭、石油石化、公用事业涨幅较少,分别上涨1.24%、2%、2.95%。债券方面呈现出与股市较为明显的跷跷板效应。10年期国债收益率由期初的2.24%一路下行至逼近2%,但9月末在股市大幅反弹的过程中也一度反弹至2.2%的水平。报告期内中证全债指数上涨1.24%,但在最后几个交易日内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回撤。在此过程中,本基金坚持投资于中长期基本面优异的龙头公司,并结合预期收益率的高低确定个股权重占比,根据市场及基本面变动情况持续进行动态再平衡。持仓结构上,我们偏好长期商业模式稳定、核心竞争力突出的优质公司,同时立足于现金流和估值水平等标准进行筛选。本基金在控制最大回撤的前提下,对股票市场始终保持积极态度。在9月中旬之前市场持续下行的过程中,我们保持了中枢偏高的仓位水平,逆势增持了预期收益率持续提升的优质公司,因其即使只考虑股息率也具备显著吸引力。而在市场反弹的过程中,我们对涨幅较大、预期收益率显著下降的标的进行了减持,仓位水平逐步往中枢回归。债券方面,我们保持了相对偏防守的久期,以获取相对确定性的票息收益,重点防范快速上涨后的回撤风险。在债市调整的过程中,我们适度增持了部分收益率具备吸引力的标的。展望后市,在经历了短期的快速普涨后,市场潜在波动风险有所增加,结构分化将进一步加大,在波动中风险与机会并存。我们将淡化短期股价趋势,立足于当前股价隐含的预期收益率空间进行结构调整,持续优化组合潜在的风险收益性价比。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12-31)

展望后市,我们认为中国经济依然具备较强韧性,deepseek引领的科技领域追赶令人振奋,也给长期经济增长带来了更多的信心。随着地产对经济的拖累逐步减弱,以及积极财政政策的持续发力,经济潜在的周期性复苏动能有望出现。24年债券收益率出现的大幅下行确实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因为这隐含了对宏观经济较为悲观的预期,也给汇率带来了一定压力。基于对中国经济的坚定信心,我们对债券市场继续保持谨慎。好的地方在于,随着无风险利率的大幅下行,优质股票资产的吸引力无疑是凸显的。因此,对于优质股票资产,我们依旧保持乐观态度。即使不考虑长期的成长性,单看当下的股息率水平,它们也具备充足的吸引力。在市场由熊转牛的过程中,部分题材股可能会体现出阶段性更强的超额收益,这是市场情绪逐步恢复的正常体现,也是对前期大幅跑输的修复。在此过程中,我们仍将立足于能力圈,坚持投资于我们能看得懂、同时估值便宜的生意,以避免本金的永久性损失。正如投资大师霍华德马克斯所说:“投资于梦想很容易,真正的挑战是如何确定资产的价值”。我们当前的持仓主要集中于消费、医药、金融、资源品、制造业等板块。这是自下而上挑选长期商业模式稳定、具备一定护城河的优质公司,同时立足于当下估值水平进行筛选的结果。从自上而下的宏观视角进行审视,我们对当前组合也是相对有信心的。一方面组合具备一定顺周期的属性,另一方面在贸易摩擦的背景下,未来内需消费也将成为政策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