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弘中证芯片产业ETF发起联接C
(012553.jj ) 芯片产业 (半年) 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类型指数型基金(ETF,联接型)成立日期2021-07-21总资产规模7.02亿 (2025-06-30) 基金净值0.9145 (2025-08-21) 基金经理林心龙洪明华管理费用率0.50%管托费用率0.10% (2025-07-22) 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2.17% (4411 / 5079)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天弘中证芯片产业ETF发起联接C(012553)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芯片产业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芯片产业总投资收益率
林心龙2021-07-21 -- 4年1个月任职表现-2.17%-2.84%-8.55%-11.09%
洪明华2025-07-19 -- 0年1个月任职表现14.41%15.25%14.41%15.25%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林心龙--104.7林心龙:男,光学工程专业硕士,10年证券从业经验。历任南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新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基金经理助理。2019年8月加盟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高级研究员。历任天弘中证智能汽车主题指数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01月至2025年03月)、天弘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04月至2025年03月)、天弘中证芯片产业指数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07月至2024年05月)、天弘中证科创创业50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07月至2022年08月)、天弘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08月至2025年03月)、天弘中证沪港深物联网主题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10月至2024年04月)、天弘中证沪港深科技龙头指数型发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10月至2024年12月)、天弘中证沪港深线上消费主题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11月至2023年06月)、天弘中证沪港深云计算产业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12月至2025年05月)、天弘中证科创创业5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2年05月至2024年01月)、天弘中证科创创业5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基金经理(2022年08月至2024年04月)、天弘中证沪港深云计算产业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发起式联接基金基金经理(2023年09月至2025年05月)、天弘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4年06月至2025年06月)。现任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基金经理助理。天弘创业板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基金经理、天弘中证计算机主题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天弘创业板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天弘中证电子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基金经理、天弘中证计算机主题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基金经理、天弘中证电子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天弘中证高端装备制造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天弘中证新能源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天弘中证1000增强策略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天弘中证芯片产业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天弘中证芯片产业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发起式联接基金基金经理、天弘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07-21
洪明华--80.1洪明华:男,2008年5月至2010年10月朗讯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软件工程师;2010年11月至2014年8月路孚特(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原路通世纪(中国)科技有限公司)高级软件工程师;2014年8月至2016年10月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高级软件工程师;2016年10月加盟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指数与数量投资部资深数据研究员,现任基金经理、基金经理助理。2025-07-19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5-06-30)

截至本报告期末,本基金主要持有天弘中证芯片产业ETF及少量中证芯片产业指数成分股票,其中股票配置采用被动复制策略,本基金总体跟踪效果目标是与直接持有指数成分股的效果保持一致。报告期内本基金秉承合规与风控第一的原则,在运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基金合同,对指数基金的操作,主要基于成本优先原则,对于由于申购原因加仓时,采用买入股票申购ETF份额和直接买入ETF份额进行择优或相结合方式;对于由于赎回原因减仓时,采用赎回ETF份额卖出股票和直接卖出ETF份额进行择优或相结合方式,以追求基金净值增长率与基准指数间的高度正相关和跟踪误差最小化。报告期内,本基金跟踪误差和超额收益的来源主要是申购赎回导致的仓位偏离、标的指数样本股调整导致的结构偏离、成分股分红、本基金持有的标的ETF基金的打新影响四方面因素。当由于申赎变动、成分股调整、成分股停牌等情况可能对指数跟踪效果带来影响时,本基金坚持既定的指数化投资策略,对指数基金采取申购赎回和二级市场交易相结合的方式跟踪指数,在保证跟踪误差可控的前提下实现了相对基准指数的正向偏离。报告期内,本基金整体运行平稳。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5-03-31)

截至本报告期末,本基金主要持有天弘中证芯片产业ETF及少量中证芯片产业指数成分股票,其中股票配置采用被动复制策略,本基金总体跟踪效果目标是与直接持有指数成分股的效果保持一致。报告期内本基金秉承合规与风控第一的原则,在运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基金合同,对指数基金的操作,主要基于成本优先原则,对于由于申购原因加仓时,采用买入股票申购ETF份额和直接买入ETF份额进行择优或相结合方式;对于由于赎回原因减仓时,采用赎回ETF份额卖出股票和直接卖出ETF份额进行择优或相结合方式,以追求基金净值增长率与基准指数间的高度正相关和跟踪误差最小化。报告期内,本基金跟踪误差和超额收益的来源主要是申购赎回导致的仓位偏离和本基金持有的标的ETF基金的打新影响两方面因素。当由于申赎变动、成分股调整、成分股停牌等情况可能对指数跟踪效果带来影响时,本基金坚持既定的指数化投资策略,对指数基金采取申购赎回和二级市场交易相结合的方式跟踪指数,在保证跟踪误差可控的前提下实现了相对基准指数的正向偏离。报告期内,本基金整体运行平稳。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12-31)

截至本报告期末,本基金主要持有天弘中证芯片产业ETF及少量中证芯片产业指数成分股票,其中股票配置采用被动复制策略,本基金总体跟踪效果与直接持有指数成分股的效果基本保持一致。报告期内本基金秉承合规与风控第一的原则,在运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基金合同,对指数基金的操作,主要基于成本优先原则,对于由于申购原因加仓时,采用买入股票申购ETF份额和直接买入ETF份额进行择优或相结合方式;对于由于赎回原因减仓时,采用赎回ETF份额卖出股票和直接卖出ETF份额进行择优或相结合方式,力争基金净值增长率与基准指数间的高度正相关和跟踪误差最小化。报告期内,本基金跟踪误差和超额收益的来源主要是申购赎回导致的仓位偏离、标的指数样本股调整导致的结构偏离和本基金持有的标的ETF基金的打新影响三方面因素。当由于申赎变动、成分股调整、成分股停牌等情况可能对指数跟踪效果带来影响时,本基金坚持既定的指数化投资策略,对指数基金采取申购赎回和二级市场交易相结合的方式跟踪指数。报告期内,本基金整体运行平稳。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9-30)

本基金由原天弘中证芯片产业指数基金转型而来。截至本报告期末,本基金主要持有天弘中证芯片产业ETF及部分中证芯片产业指数成分股票,其中股票配置采用被动复制策略,本基金目标为总体跟踪效果与直接持有指数成分股的效果保持一致。报告期内本基金秉承合规与风控第一的原则,在运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基金合同,对指数基金的操作,主要基于成本优先原则,对于由于申购原因加仓时,采用买入股票申购ETF份额和直接买入ETF份额进行择优或相结合方式;对于由于赎回原因减仓时,采用赎回ETF份额卖出股票和直接卖出ETF份额进行择优或相结合方式,以力争基金净值增长率与基准指数间的高度正相关和跟踪误差最小化。报告期内,本基金跟踪误差和超额收益的来源主要是申购赎回导致的仓位偏离、成分股分红、本基金及持有的标的ETF基金的打新影响三方面因素。本基金坚持既定的指数化投资策略,对指数基金采取申购赎回和二级市场交易相结合的方式跟踪指数。报告期内,本基金整体运行平稳。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12-31)

2024 年中国经济总体呈V型走势,万得数据显示,四个季度GDP同比增速分别为5.3%、4.7%、4.6%和5.4%,全年GDP同比增速为5.0%。结构上,三驾马车呈现显著分化:出口引擎超预期发力,投资维持托底作用,消费复苏动能仍显不足。出口表现超预期,2024年中国出口规模达到25.45万亿元,同比增长7.1%,同时产品结构优化升级,高科技产品增速较高,如集成电路出口同比增长17.4%,一举成为出口额最高的单一商品。投资相对稳定,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其中基建投资同比增速为9.19%,中央与地方投资分化明显;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9.2%,仍有一定韧性;航空航天设备和电子设备制造等高端领域持续领跑。消费整体较为低迷,居民消费受到当期收入增速放缓和收入及就业预期不稳、预防性储蓄动机较强等影响,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累计实际同比增速降至5.10%。股票市场方面,2024年A股市场波动较大,整体呈现出W型的走势。具体赛道中,金融赛道和科技赛道表现较为亮眼;具体行业中,银行、非银金融等金融行业受益政策和高股息涨幅居前,通信、电子和计算机等科技行业受益AI涨幅靠前;具体风格中,价值风格领先成长风格,大盘风格也大幅跑赢小盘风格。展望2025年,中国有望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出口方面,受高基数和潜在关税影响,出口增速预计有所回落,但也存在结构性机遇,比如半导体、船舶、新三样等重点商品出口有望保持良好表现。消费方面,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继续发力,有望提振居民消费需求,同时股票和房地产市场回暖,助力居民和企业资产负债表好转,也有望拉动微观主体的消费能力和意愿。投资方面,随着五年12 万亿的化债,地方基建投资增速回升,另外随着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房地产投资也有望好转。股票方面,国际政治变动可能会对市场产生影响,但受益于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增量资金的入市和经济基本面的改善,市场有望进一步企稳回升。政策方面,货币和财政双宽松格局有望维持,后续有望进一步降息降准,财政赤字率提高后惠民生、促消费等各项财政支出也有望顺利实施;资金方面,在近期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多项政策下,险资和养老资金有望加大A股配置,带来客观的增量资金;基本面方面,随着前期各项政策逐步落地,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经济基本面有望迎来持续改善。从大势来看,全A整体估值水平不高,积极影响因素较多,市场下行风险不大,2025年市场有望进一步企稳回升,对全年保持乐观。具体行业赛道方面,一方面半导体当前尚处于新一轮上行周期,复苏持续,2024年同比增速超过19%,多家权威机构预测2025年同比增速有望超过10%。随着AI大模型逐步从云侧普及至端侧,AI PC、AI手机、AIoT以及AI玩具等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其中的核心AI芯片有望维持高增长,推动半导体维持高景气。另一方面,高端国产替代方面,中国半导体正在逐步突破:2023年9月华为发布的Mate60手机表明中国半导体自主可控达到新高度,具有里程碑意义;2024年华为晟腾AI芯片也在抢占海外英伟达的中国市场份额;国产LPDDR5也已开始应用于国产手机,同时DDR5也已开始量产,良率接近海外大厂,HBM2也已应用于国产AI芯片。此外,基于自有知识产权的Xtracking4技术的国产NAND也已批量出货。随着国产先进制造、先进存储的突破,国内IC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设备和材料等多个环节的国产替代将全面提速,国产份额将有望进一步提升。同时国产大模型DeepSeek R1的突破也直接利好国产AI芯片、端侧SoC和HBM等。此外,并购重组活动也将助力半导体相关公司进一步快速做大做强,增强中国半导体产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实力。本基金将持续跟踪芯片国产化进程及相关企业业绩兑现情况,并密切关注技术迭代和下游应用行业景气度对芯片需求和板块景气度的边际影响。本基金为被动指数基金,我们将通过严谨的投资管理流程和精细的数量化模型,以及勤勉尽责的工作态度,恪守指数化投资的宗旨,力求实现对标的指数的有效跟踪,为持有人提供与基准相近的收益。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对证券市场的判断及投资风格,借助投资本基金参与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