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弘沪深300指数增强发起E
(022543.jj ) 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类型指数型基金成立日期2024-11-04总资产规模1,861.06万 (2025-06-30) 基金净值1.3739 (2025-08-20) 基金经理杨超管理费用率0.60%管托费用率0.10% (2025-06-27) 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11.34% (1622 / 5078)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天弘沪深300指数增强发起E(022543)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杨超2024-11-04 -- 0年9个月任职表现11.34%8.28%11.34%8.28%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杨超--1510.5杨超先生:英国威尔士大学金融数学与计算硕士学位。历任建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基金经理助理、泰达宏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历任天弘中证电子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基金经理(2020年03月至2021年06月)、天弘沪深3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基金经理(2019年12月至2021年08月)、天弘中证500指数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9年06月至2020年08月)、天弘沪深300指数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9年06月至2019年12月)、天弘创业板指数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9年06月至2019年09月)、天弘中证科创创业50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07月至2022年08月)、天弘多利一年定期开放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0年11月至2021年12月)、天弘中证电子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0年02月至2021年06月)、天弘国证消费100指数增强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0年12月至2022年07月)、天弘中证光伏产业指数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01月至2022年05月)、天弘沪深3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9年12月至2021年08月)、天弘创业板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9年09月至2022年05月)、天弘中证光伏产业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02月至2022年05月)、天弘中证科技100指数增强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0年10月至2022年07月)、天弘中证医药主题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08月至2022年09月)、天弘中证5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基金经理(2020年08月至2021年06月)、天弘创业板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基金经理(2019年09月至2022年05月)、天弘华证沪深港长期竞争力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2年01月至2023年02月)、天弘恒生沪深港创新药精选5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07月至2023年02月)。现任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指数与数量投资部总经理、基金经理。天弘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天弘创业板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天弘恒生沪深港创新药精选5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发起式联接基金基金经理、天弘中证1000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天弘新华沪港深新兴消费品牌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天弘沪深300指数增强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天弘中证新能源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天弘中证科创创业5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天弘中证高端装备制造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天弘中证500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4-11-04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5-06-30)

报告期内,市场呈现先抑后扬的走势。尽管四月初美国关税政策的冲击带来短期波动,但市场很快恢复韧性,并在震荡中持续上行,最终实现了多数主流宽基指数的季度级别上涨。具体来说,根据万得数据统计:中证全指上涨2.64%,沪深300上涨1.25%,中证500上涨0.98%,创业板指上涨2.34%,中证1000上涨2.08%。报告期内,基金以基准指数为投资基础,通过选股模型围绕基准进行持续优化,力争在基准的行业分布内精选基本面更为优质的标的,并在结构化风险模型和优化器的辅助下构建收益风险比更具优势的投资组合。受益于上述策略的有效性,基金在报告期内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超额收益。投资策略方面,本基金作为股票型指数增强基金,在对基准指数进行有效跟踪的基础上,通过对市场结构及公司基本面的持续跟踪分析,利用量化选股模型及优化策略积极抽样组合,力争在控制跟踪误差的同时为投资者提供高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投资收益。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5-03-31)

报告期内,市场以结构性行情为主,走势出现了一定分化。具体来说,根据万得数据统计:中证全指上涨1.60%,沪深300下跌1.21%,中证500上涨2.31%,创业板指下跌1.77%,中证1000上涨4.51%。报告期内,基金以基准指数为投资基础,通过选股模型围绕基准进行持续优化,力争在基准的行业分布内精选基本面更为优质的标的,并在结构化风险模型和优化器的辅助下构建收益风险比更具优势的投资组合。受益于上述策略的有效性,基金在报告期内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超额收益。投资策略方面,本基金作为股票型指数增强基金,在对基准指数进行有效跟踪的基础上,通过对市场结构及公司基本面的持续跟踪分析,利用量化选股模型及优化策略积极抽样组合,力争在控制跟踪误差的同时为投资者提供高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投资收益。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12-31)

报告期内,市场整体企稳回升,全年来看,多数宽基指数取得了正收益,但市场在风格及结构上体现出了一定的分化。具体来说,根据万得数据统计:中证全指上涨7.43%,沪深300上涨14.68%,中证500上涨5.46%,创业板指上涨13.23%,中证1000上涨1.20%。报告期内,基金以基准指数为投资基础,通过选股模型围绕基准进行持续优化,力争在基准的行业分布内精选基本面更为优质的标的,并在结构化风险模型和优化器的辅助下构建收益风险比更具优势的投资组合。投资策略方面,本基金作为股票型指数增强基金,在对基准指数进行有效跟踪的基础上,通过对市场结构及公司基本面的持续跟踪分析,利用量化选股模型及优化策略积极抽样组合,力争在控制跟踪误差的同时为投资者提供高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投资收益。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9-30)

报告期内,市场在经历了前期震荡下行的调整阶段后,于九月底迎来大幅上涨,在普涨的同时,结构上亦有所分化。具体来说:中证全指上涨16.51%,沪深300上涨16.07%,中证500上涨16.19%,创业板指上涨29.21%,中证1000上涨16.60%。报告期内,基金以基准指数为投资基础,通过选股模型围绕基准进行持续优化,力争在基准的行业分布内精选基本面更为优质的标的,并在结构化风险模型和优化器的辅助下构建收益风险比更具优势的投资组合。报告期内基金的超额收益出现了小幅回撤。指数增强策略并非无风险策略,而是通过对风险因子更加细致的计算和把控以及对中长期有效的选股因子的正向暴露从而力争在较长的时间维度内以更大概率实现超额收益,但是在中短期的时间维度内,策略效果仍可能出现一定的波动及反复,这是概率特征及风险本身的不确定性所决定的。因此,我们亦鼓励投资人以更长的持有期配置指数增强基金,这有利于策略效果的长期积累并能够更好的发挥复利效应。同时,我们也将不断迭代模型并丰富策略,以更好的适应不同的市场环境,并努力争取提供更为稳定持续的超额收益。投资策略方面,本基金作为股票型指数增强基金,在对基准指数进行有效跟踪的基础上,通过对市场结构及公司基本面的持续跟踪分析,利用量化选股模型及优化策略积极抽样组合,力争在控制跟踪误差的同时为投资者提供高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投资收益。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12-31)

展望2025年,尽管宏观经济仍然面临居民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经营压力增大等挑战,但在政策持续发力与结构性调整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有望迎来拐点并呈现积极变化。政策层面:财政政策或将更加积极,赤字率的提升及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将为经济运行提供有力支撑;货币政策有望保持宽松,降准降息仍有一定空间,各类创新工具的运用也将为金融市场提供必要的流动性保障,并增强实体经济活力。经济结构调整层面:传统行业在市场出清的过程中进一步磨底,而高端制造业凭借规模效应的积累和技术迭代的加速,有望持续扩大全球竞争优势。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在取得“从零到一”的突破后,产业应用进程将加快,算力的普及和算法的优化将不断降低大模型的使用门槛,持续催生可落地的应用场景。科技赋能的深化不仅将推动经济结构优化,还可能孕育出若干具有长期增长潜力的重要投资机会。证券市场方面,我们对2025年的A股市场持相对乐观态度,并认为市场的积极因素仍在逐步积累:一方面,价值板块从估值、股息率等角度衡量,在大类资产中已具备较好的配置优势,特别是在无风险收益率下行的过程中有望吸引增量配置资金;另一方面,成长板块将持续受益于高端制造业全球竞争力的提升以及国内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突破,在风险偏好修复的过程中可能实现系统性的估值提升。此外,金融政策的支持以及创新型流动性工具的应用,也将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总体而言,我们认为当前权益市场的收益风险比占优,具备中长期持有价值。当然,我们也应认识到,无论是宽基指数还是细分行业指数,准确预测其变化的幅度、速率以及时间窗口始终存在较大挑战,面对市场的不确定性,一套以概率思维为指导的投资框架和应对方法,往往比依赖单一结果的押注式预测更加有效,也更有可能带来良好的投资体验。因此,我们鼓励投资者一方面以更长期的视角进行基金配置,更多考虑业绩与估值的匹配程度以及收益风险比,同时另一方面在投资时机以及投资品种上进行适度分散化,以更好的对冲风险,力争实现收益的长期积累,并更充分的发挥复利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