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宝0-3年政金债指数A
(020153.jj ) 华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类型指数型基金成立日期2024-01-19总资产规模5.08亿 (2025-06-30) 基金净值1.0491 (2025-08-19) 基金经理徐锬王慧管理费用率0.15%管托费用率0.05% (2024-12-31) 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3.07% (3695 / 7271)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华宝0-3年政金债指数A(020153)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徐锬2024-01-18 -- 1年7个月任职表现3.07%17.54%4.91%29.16%
王慧2024-11-02 -- 0年9个月任职表现1.92%7.06%1.92%7.06%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徐锬本基金基金经理144.2徐锬,硕士。曾在太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担任信用分析师。2014年7月加入华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先后担任信用分析师、高级信用分析师、投资经理、基金经理助理等职务。2021年5月至2022年12月任华宝中债1-5年政策性金融债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6月起任华宝宝瑞一年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12月起任华宝政策性金融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2年12月起任华宝宝隆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4年1月起任华宝中债0-3年政策性金融债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4-01-18
王慧本基金基金经理217王慧:女,曾在中国银行、南洋商业银行和苏州银行从事债券投资交易工作。2016年10月加入华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投资经理。2024-11-02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5-06-30)

二季度,债券市场整体走牛,收益率全面下行,1年国债下行20bp,10年和30年分别下行17bp和16bp;1年、3年、5年、7年和10年国开债分别下行了16bp、16bp、14bp、18bp和15bp。二季度债市走牛,是结构分化的经济基本面、宽松的货币政策、外部风险扰动、机构的配置需求及市场对利差的深度挖掘等多因素共振的结果,具体原因如下:  基本面方面,抢出口对外需形成一定支撑,而设备更新政策和以旧换新政策分别支撑制造业投资和社零消费,工业增加值增速也维持在高位,预计二季度GDP增速在5.1%~5.3%的水平。但经济内生动能仍较弱,体现在制造业PMI连续3个月处于荣枯线以下,4月和5月CPI和PPI均值分别只有-0.1%和-3.0%,而在小阳春之后房地产相关数据开始回落。此外,今年政策较为前置,后续政策对经济的支撑力度可能会有所减弱。  货币政策方面,一季度央行主动收紧了流动性,使得资金利率维持在高位。3月中旬开始,央行明显加强了对流动性的呵护,虽然二季度政府债净融资达到了3.7万亿(同比多增1.71万亿),但央行通过质押式逆回购、买断式逆回购、MLF以及降准等工具投放流动性,4-6月合计净投放超2万亿。资金利率随之开启下行趋势,DR001移动平均向1.4%的政策利率收敛,DR007中枢降至1.5%附近。同时,货币政策外部约束减弱,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重回7.2以下,汇率对政策的制约减轻,市场对下半年进一步宽松(如重启买债、二次降息)的预期升温。  风险偏好方面,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推升避险需求。二季度关税扰动反复,5月中美会谈达成阶段性协议但设置90天窗口期,后续政策走向仍存变数;同时中东局势升级等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市场风险偏好波动。此外,美债收益率见顶回落虽缓解全球美元资产信心危机,但特朗普政府推动贸易摩擦的决心未改。  机构行为成为行情助推器。一季度债市调整后,债基业绩表现偏弱,二季度债基有强烈的业绩增厚需求,积极参与宽松预期交易,加大对利率债的配置力度。市场结构与策略切换也助力行情演绎。“卷利差” 行情下,5月后资金转向非关键期限和非活跃利率债的挖掘机会,同时信用利差也快速收窄。  报告期内,本基金在抽样复制、紧密跟踪指数的基础上,对组合结构与持仓个券的持续优化。本基金为被动型指数基金,我们将进一步优化既有的跟踪策略,注重保持组合的流动性,有效跟踪标的指数。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5-03-31)

一季度经济整体延续复苏态势,部分数据超市场预期,但仍存在结构性问题,具体来看:1-2月,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和服务业生产指数分别同比增长5.9和5.6%,生产端数据表现强劲;需求端方面,1-2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4.1%,其中广义基建和制造业投资增速分别为10.0%和9.0%,房地产仍为主要拖累,投资增速继续维持在-10%(-9.8%)的较低水平;1-2月,社零同比增长4.0%,较去年全年回升0.5个百分点,低位企稳;1-2月,出口同比2.3%,较去年全年回落3.7个百分点,后续关税影响将逐步体现,未来出口面临较大回落压力。1-2月,CPI和PPI累计同比分别为-0.1%和-2.2%,分别较去年全年回落0.3个百分点和持平,物价低位运行趋势不变。一季度制造业PMI均值为49.9%,较去年同期回升0.2个百分点。1-2月新增社融10.3万亿,同比多增2.2万亿,主要贡献在政府债券融资,社融余额同比增速回落至8.1%。从政策来看,政府工作报告整体基调积极,能早则早、宁早勿晚:维持5%的经济增速目标+通胀目标下调至2%+财政政策更加积极(预算赤字率达4%,特别国债1.8万亿(含0.5万亿补充银行资本金),新增专项债4.4万亿,置换债2万亿)+货币政策适度宽松+扩大内需位列首要任务+有效防范房企债务违约风险。货币政策和流动性方面,一季度央行未进行降准降息,买断式逆回购和质押式逆回购分别净投放2.4万亿和6438亿,MLF净回笼9820亿,资金利率维持在偏高的水平,DR001和DR007均值为1.79%和1.94%,分别高于政策利率29bp和44bp。  一季度,债券市场全面调整,中短端上行幅度更大,收益率曲线平坦化,1年国债上行45bp,10年和30年分别上行14bp和11bp;1年、3年、5年、7年和10年国开债分别上行了44bp、32bp、26bp、 24bp和11bp。主要原因在于:1)去年11-12月债券收益率下行幅度过大,透支了今年的空间。2)稳增长政策落地+抢出口效应下,去年经济边际回暖(单季度GDP达到5.4%),今年一季度GDP大概率在5%以上。3)短期经济保持相对平稳+联储降息低于预期情况下,央行放慢了货币政策宽松节奏,并在非银同业存款新规使得银行负债端面临较大缺口的时候主动收紧流动性。4)deepseek和哪吒2的成功使得科技类股票大幅上涨,权益市场回暖,风险偏好提振,股债跷跷板效应一定程度压制债市情绪。  报告期内,本基金在抽样复制、紧密跟踪指数的基础上,对组合结构与持仓个券的持续优化。本基金为被动型指数基金,我们将进一步优化既有的跟踪策略,注重保持组合的流动性,有效跟踪标的指数。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12-31)

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顺利完成全年目标,四个季度增速分别为5.3%、4.7%、4.6%和5.4%,9月下旬以来一揽子增量政策以及抢出口影响下,市场信心有所恢复,推动经济回升。从主要经济指标来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较2023年回落3.7个百分点;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2%,其中制造业、基建和房地产投资增速分别为9.2%、9.2%和-10.6%,房地产仍为主要拖累;出口实现增长5.9%,增速提升10.6个百分点,2024年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3%,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CPI涨幅0.2%,保持在较低水平,PPI下降2.2%,继续处于负值区间。2024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同发力,加大了逆周期调节力度。货币政策方面,央行合计降准100bp(2月和9月各50bp),下调7天逆回购利率30bp(7月10bp,9月20bp),下调MLF利率50bp(7月20bp,9月30bp),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财政政策方面,一般公共收入同比增长1.3%,实现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12.2%,实际赤字和广义赤字率分别提升至4.8%和7.7%,扩张力度小幅上升。2024年,新增社融32.26万亿,余额增速8%;新增人民币贷款18.09万亿,余额增速7.6%;M2增速7.3%。  2024年利率债市场在货币政策宽松与“资产荒”的双重驱动下,走出超预期牛市行情,收益率单边下行并创历史新低,10年期和30年国债收益率分别下行88bp和91bp至1.68%和1.91%,1年、3年、5年、7年和10年国开债收益率分别下行了100bp、91bp、102bp、99bp和95bp。全年利率债走势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1)阶段一(1-4月):年初经济弱修复,信贷需求疲弱叠加政府债供给滞后,加剧“资产荒”,机构欠配压力下,长债配置需求爆发。4月“禁止手工补息”政策落地,银行存款向非银转移,流动性充裕进一步压低长端利率,10年国债收益率一度触及2.2%。2)阶段二(4月底-9月):4月底,监管首次警示长债利率风险,叠加地产政策放松预期,长债收益率快速反弹,但“资产荒”格局未改,市场迅速消化利空。7月央行超预期降息打开短端利率下行空间,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至2.13%。8月,大行抛售长债引发赎回冲击,但央行通过买短卖长稳定曲线,收益率重回下行通道。9月下旬,10年和30年国债收益率分别下行至2.04%和2.15%。3)阶段三(9月底-11月):9月末,一揽子稳增长政策出台,央行同步推出降准、调降存量房贷利率等组合券,股市快速反弹,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周之内反弹超20bp至2.25%。10月财政发力预期升温,但经济数据疲弱限制利率上行空间,利率债收益率整体震荡。11月美联储降息落地叠加国内化债方案出台,市场情绪修复,收益率回落至2.1%附近。4)阶段四(11月下旬-12月):货币政策基调转向“适度宽松”,机构提前交易2025年降息预期。11月特殊再融资债放量发行被流动性对冲消化,非银同业存款自律机制推动资金成本下行。配置盘加速入场,10年国债收益率在40天内下行43bp至1.68%,1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1%。  2024年信用债收益率也大幅下行,3年期AAA、AA+和AA中票收益率分别下行97bp、94bp和103bp至1.74%、1.91%和2.06%;3年期AAA、AA+和AA城投债收益率分别下行96bp、97bp和97bp至1.81%、1.91%和2.05%。理财资金的持续涌入与城投债供给收缩加剧“资产荒”行情,货币宽松及化债政策压降风险溢价,信用债收益率全面进入低利率时代。银行二级资本债弹性更大,3年期AAA、AA+和AA银行二级资本债收益率分别下行109bp、111bp和106bp至1.76%、1.78%和1.97%。  报告期内,本基金规模保持稳定,在抽样复制、紧密跟踪指数的基础上,通过对组合结构与持仓个券的持续优化,对组合业绩有正向贡献。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9-30)

2024年三季度,经济环比复苏力度较二季度有所减弱。截至8月末,社融余额增速为8.1%,持平于二季度末,M1增速-7.3%,回落2.3个百分点,M2增速6.1%,小幅回升0.1个百分点。7月和8月制造业PMI分别回落至49.4%和49.1%,9月回升至49.8%,但仍位于荣枯线以下。1-8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3.4%,较上半年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基建(不含电力)、房地产和制造业投资累计增速分别为4.4%、-10.2%和9.1%。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2.1%,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5.3%;9月CPI同比上涨0.4%,其中核心CPI上涨0.1%,PPI同比下降2.8%。出口仍保持韧性,8月出口增速仍高达8.7%,进口偏弱,增速仅0.5%。  政策方面,7月1年期和5年期LPR均下调10bp,MLF利率由2.5%下调至2.3%,其他政策利率未进行调降,也未进行降准。9月24日央行等三大金融监管部门国新办发布会,9月26日政治局会议之后,货币政策开始加力,9月25日1年期MLF利率下调30bp至2.0%,9月27日降准0.5个百分点,7天逆回购利率下调20bp至1.5%,未来存款利率和LPR将同步下调。三季度央行开启国债买卖操作工具,7月主要是从券商借入债券卖空,8月和9月分别从二级市场净买入1000亿和2000亿国债,期限上是卖长买短。房地产政策方面,国新办发布会出台五项房地产金融政策,引导商业银行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统一首套和二套房的最低首付比例为15%等;9月26日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全新表述;9月29-30日,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房地产政策进行调整。  债券供给方面,三季度政府债券发行明显加快,净融资额达到3.96万亿,较二季度增加1.97万亿,较去年同期增加1.47万亿,今年以来政府债累计发行节奏开始快于往年。流动性方面,三季度资金面先紧后松,资金利率逐月回落,9月27日降准后回落速度较快。7-9月,DR001月均值分别为1.75%、1.70%和1.68%,DR007月均值分别为1.83%、1.79%和1.79%。  市场表现方面,三季度债券利率债收益率下行斜率较上半年有所放缓。具体来看,1年国债下行17bp,10年和30年分别下行5bp和7bp;1年、3年、5年、7年和10年国开债分别下行4bp、6bp、8bp、5bp和5bp。从节奏上来看,7月初,受央行借券卖空行为落地影响,利率债收益率小幅走高;7月中旬开始,央行在公开市场大额净投放,资金利率走低,随后LPR和MLF降息落地,利率债收益率加速下行,10年和30年国债收益率分别最低下行至2.13%和2.34%。8月上旬,央行卖债落地叠加对债市监管收紧,债券收益率出现快速上行;8月中旬后,随着监管压力降低,经济基本面再度回落,叠加人民币汇率对货币政策约束降低,债券市场重回对政策宽松的博弈上,债券收益率重回下行,10年和30年国债收益率分别最低下行至2.04%和2.14%。9月底,随着宽信用政策快速出台,市场风险偏好大幅走高,利率债收益率也快速上行,截至9月末,10年和30年国债收益率分别上行至2.15%和2.36%。  报告期内,本基金在抽样复制、紧密跟踪指数的基础上,通过对组合结构与持仓个券的持续优化,对组合业绩有正向贡献。本基金为被动型指数基金,我们将进一步优化既有的跟踪策略,注重保持组合的流动性,有效跟踪标的指数。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12-31)

展望2025年,经济基本面整体表现及节奏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主要不确定因素在于房地产市场能否止跌回稳、特朗普新任期对华加征关税的节奏和力度,以及国内稳增长政策的对冲力度和节奏。从经济的各分项来看:1)促消费政策加码推动下,2025年居民消费有望提速,而化债背景下,政府消费有望改善,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将提升。2)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也将小幅加快,其中基建和制造业投资虽略有放缓,但仍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房地产投资降幅有望收窄。3)特朗普重新上台,我国面临的外部环境有所恶化,出口增速将有所回落,外需对经济的贡献率会有所下降。物价方面,预计CPI将小幅回升至0.5%-1%,PPI同比也将有所改善,但回正难度较大。政策方面,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25年要“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12月9日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2025年要“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这意味着2025年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将增加。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预计目标赤字率将从2024年的3.0%上调至3.5%-4.0%的水平,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4-5万亿,发行1-2万亿特别国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预计政策利率下调30-50bp,央行通过降准、买断式和质押式逆回购、MLF和买入国债等方式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保持流动性充裕。从风险偏好来看,deepseek和哪吒2的成功使得中国权益资产存在重估的可能性,风险偏好或有一定幅度提升,对债偏不利。从机构行为来看,实体融资需求仍偏弱,流动性保持充裕,化债背景下,各类机构仍会面临资产荒的现象。广谱利率下行,债券仍有一定下行空间,但因为目前债券收益率已经定价了较大幅度的降息预期,预计2025年的债市波动将较2024年有所加大。本基金管理人将继续本着谨慎、稳健、安全的原则,积极关注经济和政策面的变化,根据市场变化进一步优化既有的跟踪策略,注重保持组合的流动性,有效跟踪标的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