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
(016530.jj ) 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类型混合型成立日期2023-05-05总资产规模20.80亿 (2025-06-30) 基金净值1.7881 (2025-08-19) 基金经理闫思倩管理费用率1.20%管托费用率0.20% (2025-02-06) 持仓换手率199.68% (2024-12-31) 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28.90% (232 / 8838)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016530)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闫思倩2023-05-05 -- 2年3个月任职表现28.90%2.21%78.81%5.14%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闫思倩基金经理157.5闫思倩:女,国籍中国,工程硕士,14年证券从业经验。曾任华创证券分析师,中银国际证券业务经理,工银瑞信基金研究部基金经理。2022年1月加盟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担任权益投资三部总经理/投资总监/基金经理。2017年10月至2022年01月担任工银瑞信生态环境基金经理,2018年11月至2022年01月担任工银瑞信新能源汽车基金经理,2022年05月担任鹏华沪深港新兴成长混合基金经理,2022年07月担任鹏华新能源汽车混合基金经理,2023年03月担任鹏华创新未来混合(LOF)基金经理,2023年05月担任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基金经理,闫思倩女士具备基金从业资格。2023-05-05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5-06-30)

上半年,全球重构的宏大叙事对市场影响较大,关税等政策不确定性的极端情形出现,对原本有出海业务的制造业产业链带来更大压力,家电、工程机械、汽车、果链、光模块、军工等,尤其基本面不佳的光伏、锂电等行业盈利实现更加困难。从长期驱动因素看,核心逻辑在于业绩的确定性,以及全球竞争力。新能源行业经历了4年下行周期,基本面已在底部。但盈利何时改善,需求还能高增长吗,出海是否受影响,高质量成长还有吗,短期难以回答的问题较多。毕竟某米YU7爆卖,已经带不来板块一天涨停。驭风行动也无法缓解风电增长担忧,光伏反内卷,不能只靠自律,需要产能真实出清,才有持续性。制造业整体产能依然过剩,反内卷相当于供给侧改革,技术升级相当于创造稀缺需求。未来,供给侧改革与技术升级是制造业的重大机遇。技术升级是全球竞争力的体现,是多个行业出现Deepseek时刻的创新基石。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各国降碳承诺仍在。中国也是全球最大制造国,制造业升级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智能制造、技术创新升级是低碳发展的重要路径。制造业+人工智能,低碳+人工智能,新型工业化相关的新技术,新模式,新材料等都蕴含投资机会。固态电池,光伏钙钛矿,飞行汽车,无人驾驶,绿色数据中心,机器人等是中国制造业技术升级并持续领跑的关键点,2025年都有新的技术突破。  中国工业领域碳排放量占全国总量的70%左右,而其中,电力行业(主要为工业供电)碳排放占比46.7%,工业本身占37.3%,两者合计超84%。工业节能降碳推动绿色制造,机器人在工业领域应用,能推进制造业产线升级,提高生产效率、生产节拍,降低能耗和人工成本,减少生产事故或损耗,从而大幅降低单位产出的能耗与人均碳排放。机器人作为AI与工业革命技术的结合,是制造业下一个未来之争。例如电力巡检机器人,能够24小时不间断工作,单台机器人可替代3-5名巡检员,运维成本降低50%,尤其适用于偏远或恶劣环境(如高海拔、极温地区),高精度检测,能识别0.1mm的裂缝、±2℃的温度异常,内置AI算法实时分析生成缺陷报告,故障响应速度提升80%,等等。煤矿机器人与消防机器人还可以实现安全作业。具身智能正在物流、搬运、巡检、分拣等多环节,大幅提升制造业生产效率与能力,成为制造业新的竞争力。  该基金重点布局制造业、新能源、新技术等,新技术中对具身智能在工业革命和制造业升级中影响最大,保持密切关注,重点持有高成长性和低估值个股。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5-03-31)

我们过去一直投资的光伏与锂电等新能源产业链,短期最大的挑战与风险还在于在地缘政治与能源安全,美国高关税税率下,光伏新能源出口型的制造业行业进一步面临需求受限,盈利空间压缩的压力。中长期我们依然看好,行业经历了连续3年的价格和供给端出清,基本面与盈利逐步触底,需求依然持续增加,未来盈利与估值都有提升空间。2025年能源转型处于爆发期,电动汽车基本普及(国内渗透率超过50%),可再生能源继续加速增长。预计2025年全球光伏、风电装机突破5000GW,中国风光装机总量达发电总装机的40%以上。储能与电网升级,氢能与碳捕捉技术发展,钢铁、化工等领域碳试点应用扩大,预计到2030年,新能源需求仍将实现年均复合20%中枢增长。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各国降碳承诺仍在。中国也是全球最大制造国,制造业升级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智能制造、技术创新升级是低碳发展的重要路径。制造业+人工智能,低碳+人工智能,新型工业化相关的新技术、新模式、新材料等都蕴含投资机会。固态电池,光伏钙钛矿,飞行汽车,无人驾驶、绿色数据中心,机器人等是中国制造业技术升级并持续领跑的关键点,2025年都有新的技术突破。  2025年以来,多家汽车及零部件公司公告转型具身智能,主流车企都在加入机器人产业化阵营。两会期间,何小鹏预计未来将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投资500-1000亿。互联网巨头像当年涌入互联网造车一样,纷纷涌入人形机器人领域。如我们之前预期,2025年将成为具身智能发展元年,随着中国制造与AI快速发展,具身智能在未来几年将提升各制造业行业生产效率,大幅降低制造成本。但目前仍处于从0到1的起步阶段,空间巨大却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将持续关注行业基本面与技术发展。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12-31)

为充分发挥绿色发展基金的示范性,发挥碳中和基金的核心责任,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通过投资于可再生能源、能效提升、碳捕捉与封存等项目,支持清洁能源的研发、投资和推广。促进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该基金投资于绿色环保产业,电动车相关产业链,以及智能制造。整个新能源与制造业都在向低碳,技术升级,科技创新的方向发展,2025年我们将继续寻找新能源、电动车、碳中和相关产业链投资机会。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9-30)

3季度市场悲观情绪持续,季末随着9月美联储降息,国内政策层面迎来历史级的转变。从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信号,到降准降息,稳定房价,刺激消费。从根本上改善就业与收入,振兴经济,引导长期资金进入。整体全球宽松,人民币升值预期下,蓝筹搭台之后,成长也会有不错表现。  为充分发挥绿色发展基金的示范性,发挥碳中和基金的核心责任,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通过投资于可再生能源,支持清洁能源的研发、投资和推广,促进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该基金更多关注绿色环保产业,电动车相关产业链,以及智能制造等行业机会。  碳中和基金主要投资于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智能制造机器人等行业,总体新能源行业由于贸易冲突、产能过剩、行业价格战等负面压制,股价已经超跌,当前基本面处于见底修复前期,估值也处于历史低位。随着行业供给端逐步优化,贸易冲突随美国大选落地,行业有望迎来触底反弹。上游价格已经接近历史底部,明年的基本面也降迎来改善。无人驾驶与人形机器人整体进展较快,Tesla的10月发布会将带来新的技术进展,国内技术跟进也将快速展开,产业未来发展机遇进一步临近。随着市场大幅反弹,成长更加占优,对未来有创新性、发展空间大的资产将给予更高估值,无人驾驶与人形机器人的估值提升空间更大。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12-31)

2025年我们对宏观经济触底修复保持乐观,财政与流动性充裕,证券市场预计总体表现较好。碳中和基金主要投资于新能源、制造业等行业。新能源为代表的制造业,主产业链经历过供给侧出清,需求仍持续增长,股价和基本面都在历史底部,具备长期机会,可以长期选股。新能源相关制造业涉及成长方向较多,比如新能源汽车企业,新的技术和业务升级包括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AI能源相关等。我们预计2025年碳中和仍是全球发展趋势,能效提升,智能升级,制造业升级,低碳环保等,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整体大盘机会较好,宏观经济基本面需要更多的经济政策支持,科技成长仍是长期景气赛道,该组合将重点把握更多成长行业及个股α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