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塔红土盛弘混合型发起式C
(006548.jj ) 红塔红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类型混合型成立日期2018-11-06总资产规模1,144.48万 (2025-06-30) 基金净值1.1119 (2025-08-20) 基金经理赵耀管理费用率0.60%管托费用率0.20% (2025-04-30) 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8.31% (2409 / 8838)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红塔红土盛弘混合型发起式C(006548)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赵耀2018-11-06 -- 6年9个月任职表现8.31%4.14%71.87%31.71%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赵耀--2010.3赵耀:男,香港中文大学金融财务工商管理硕士,厦门大学经济学学士,CFA(美国注册金融分析师)。历任诺安基金交易员、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交易员,具有丰富的大资金运作交易经验。赵耀先生具有多年证券行业交易、研究、投资领域工作实战经历,是深圳市地方级领军人才,具有深厚的证券研究功底,良好的专业能力以及丰富的行业经验,精通于通过宏观经济分析对大类资产配置、通过行为金融学对市场投资者行为的分析以及通过价值分析对个股的挖掘。2015年6月19日至2017年3月2日以及2018年11月23日至2024年2月5日担任红塔红土盛金新动力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5年8月6日至2017年3月2日以及2017年12月12日至2018年6月14日担任红塔红土优质成长灵活配置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6年6月3日至2018年6月12日担任红塔红土盛隆保本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8年6月12日至今担任红塔红土盛隆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7年3月24日至2018年7月27日以及2019年7月30日至2021年3月8日担任红塔红土稳健回报灵活配置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7年9月15日至2018年9月22日担任红塔红土盛商一年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7年12月8日至2024年2月7日担任红塔红土盛通灵活配置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8年11月6日至今担任红塔红土盛弘灵活配置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6年6月2日至2018年7月27日及2020年8月24日至今担任红塔红土人人宝货币市场基金基金经理;2020年10月16日至2024年9月29日担任红塔红土稳健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2月5日至2022年6月13日担任红塔红土盛昌优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2年3月30日至今担任红塔红土稳健添利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2年9月27日至今担任红塔红土新能源主题精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3年4月7日至2024年9月29日担任红塔红土瑞恒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3年9月12日至2024年9月29日担任红塔红土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7天持有期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5年5月6日至2018年7月27日以及2024年9月29日至今担任红塔红土盛世普益灵活配置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4年9月29日至今担任红塔红土盛丰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红塔红土信息产业精选股票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红塔红土盛利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8-11-06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5-06-30)

2025年上半年,中国GDP增速为5.3%,超过全年5%的增长目标。其中二季度GDP实际增速为5.2%,较一季度略有回落。二季度在贸易摩擦加剧的外围环境下,宏观经济保持了较好的稳定性。从经济的结构上看,消费与出口相对比较平稳,特别是出口顶住了美国对等关税的压力,但固定资产投资出现了边际走弱,对宏观经济有所拖累。6月社零增速4.8%,上半年同比增速5%,在政策与促销的带动下,保持平稳。进出口方面,上半年出口增速7.2%,进口负增长2.7%,贸易顺差扩大。上半年固投同比增长2.8%,较一季度有一定幅度的下行。其中广义基建投资同比增长8.9%,增速较高的是能源电力方面的投资,而传统的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同比增速降到了4.6%。上半年地产投资同比增速为-11.2%,跌幅有所扩大,中国经济仍然在消化地产下行周期带来的压力。上半年制造业投资增速7.5%,也有一定幅度的下滑。与此同时,上半年名义GDP增速低于实际GDP增速,物价仍然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三季度海外宏观仍然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出口可能还会面临下行的压力。但是由于上半年宏观经济较好的表现,中国宏观经济所体现出的韧性,可以对冲一部分外部风险。与此同时,上半年宏观经济的较好表现,使得我们还留有较多的政策手段和空间来应对外部风险。因此,下半年宏观经济仍有可能保持平稳的增长,全年完成5%的经济增长目标难度不大。  二季度,股票市场下跌后回升,呈现耐克型走势,沪深300指数上涨1.25%、创业板指数上涨2.34%,上证指数上涨3.26%。从结构上看,二季度表现较好的行业有一定分散性和主题性,军工、银行、通信、传媒行业表现较好,表现较差的行业集中在消费和地产产业链。债券市场方面,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了16BP,经过了一季度债券市场的调整,在资金面宽松的背景下,债券市场收益率再度下行,回到了年初的收益率水平。  报告期内,本基金主保持了相对中高水平的股票仓位,股票组合的行业布局更加分散,信息产业、新能源、大金融、有色等行业都是本基金重点布局的中观行业方向。通过在行业内部优选龙头个股,本基金取得了正收益并跑赢了业绩比较基准。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5-03-31)

2025年一季度GDP实际增速为5.4%,和去年四季度持平,在海外宏观环境较为复杂的背景下,取得开门红着实不易。从一季度宏观经济的结构上看,当前的经济格局仍然是去年宏观环境的延续。从支出法的三驾马车来看,投资、出口稳,消费增。一季度固投同比增长4.2%,其中广义基建投资同比增长11.5%,较上期有所增长,体现出了稳增长发力,而制造业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则维持了过去的增速,地产投资仍然是宏观经济最大的拖累项。一季度出口增速6.9%,这里面有抢出口的因素使得一季度的出口在去年较高基数的基础上,仍然维持了和去年同样的增速,给宏观经济较大的正向拉动。而一季度的社零同比增长4.6%,较去年有所提高,消费回暖也对宏观起了较好的正面拉动。二季度海外宏观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出口会面临较大的压力。但是我们相信全球经济经过这一百多年来的发展,各个经济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自由贸易已经成为各国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单方面的贸易壁垒注定不会长久,而且经过2018年的贸易战,我国针对该类事件已经做了充足的应对准备,我国的宏观政策箱里也有很多的工具来对冲其对宏观经济的短期冲击。因此我们认为贸易战只会对宏观经济产生短期扰动,不会改变中国宏观经济持续复苏的底色。  一季度,股票市场呈现小幅振荡,沪深300指数下跌1.21%、创业板指数下跌1.77%,上证指数下跌0.48%。从结构上看,科技成长行业表现出了较好的行业景气度,在宏观经济较为稳定的背景下,科技行业展现出了较多的产业突破,特别是AI、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热点较多。债券市场方面,一季度在资金面出现阶段性偏紧的背景下,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小幅上行13BP,短端上行的幅度更大,债券市场小幅调整,呈现熊平走势。  报告期内,本基金主保持了相对中高水平的股票仓位,产品的行业布局更多的侧重在科技成长类公司,由于一季度市场走出了结构性行情,本基金取得了正收益并跑赢了业绩比较基准。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12-31)

2024年全年经济增速为5%,达到了年初的政策目标,与此同时2024年全年的名义GDP增速为4.23%,和2023年相比略有提升,季度环比也有所改善,但由于物价指数仍然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拖累,改善的幅度有限。宏观经济在边际上有所转好,从总需求的角度来看,宏观经济最大的拖累项仍然还是房地产投资,已经连续三年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行,目前仍然没有启稳的趋势,而由于出口较好,制造业投资较为不错,基建投资也对经济有一定的支撑。因此从结构上看,三驾马车中弹性最大的投资项,其三个细分部分是两强一弱,整体表现一般。消费的表现则较为平稳,而出口表现亮眼,对宏观经济的增长起了较好的拉动作用。从时间线来看,2024年前三季度宏观经济还是较为平淡,在2024年9月末一系列的稳经济组合政策出台后,以及四季度部分政策陆续落地后,宏观经济复苏的力度在加强。  2024年,股票市场振幅较大,在三、四季度大涨的带动下,沪深300指数上涨14.68%、创业板指数上涨13.23%,上证指数上涨12.67%。从结构和风格上看,上半年价值股表现较好,而下半年科技成长股则表现出了较大的估值修复弹性。全年看,大金融、信息产业、家电、汽车等行业表现较好,医药、农业、食品饮料表现较差。债券市场方面,10年期国债收益率延续下行走势,从2.56%下行到1.68%,大幅下行88BP,债券市场大幅走牛,债券资产取得了较好的收益。  报告期内,本基金的股票仓位相对较高,个股持仓更偏向于科技成长股。由于主要指数全年先跌后涨,产品仓位相对较高,净值也出现了一定幅度的波动。但由于产品在行业布局上更偏重于成长类公司,使得产品在三、四季度的市场反弹上受益较多,全年产品战胜业绩比较基准约3%左右。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9-30)

2024年三季度,GDP实际增速为4.6%,低于一季度和二季度的5.3%与4.7%,前三季度经济增速为4.8%,离完成全年5%左右的经济增速目标尚有一定的差距。三季度名义GDP增速为4%,和上一季度基本持平,物价指数仍然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拖累。宏观经济仍然面临需求不足、增速边际回落、复苏力度不足的压力,经济外需强于内需、供给强于需求的格局日益显现。具体来看各项指标,出口、CPI 、PPI、M1等指标在三季度持续回落。在这样的宏观经济背景下,9月末出台了一系列的稳经济政策组合,政策组合的推出稳定了市场对于宏观经济的信心。往后看,要实现全年5%左右的增速目标,四季度GDP增速需升至5.4%左右。我们认为四季度经济增速的抬升离不开财政发力,因而短期内重点关注本轮财政扩张的实际力度。与此同时,稳增长仍有赖于增量政策的陆续出台,如进一步降准降息、更大规模以旧换新、地产收储、提前下达2025年部分专项债额度等。  三季度末,股票市场出现了较大的反弹,沪深300指数上涨16.07%、创业板指数上涨29.21%,上证50指数上涨15.05%。从结构上看,过去两三年跌幅较大的成长股在反弹中涨幅较好,我们认为当前这轮的急速上涨是对市场悲观预期的修正,是估值从严重低估回到一个相对合理估值的过程。债券市场方面,三季度10年期国债收益率延续下行走势,下行5BP,债券市场继续走牛,短端下行的幅度大于长端。  报告期内,本基金主保持相对中高水平的股票仓位,并在三季度较大幅度的提高了股票仓位。行业布局主要分布在新能源、金融和资源类行业的公司。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12-31)

展望2025年,在稳增长政策的带动下,宏观经济的复苏力度将会得到进一步增强,宏观经济基本面整体向好,但仍然面临总需求不足、价格下行压力较大的问题。房地产行业的下行压力仍然是宏观经济的最大拖累项。在政策层面,积极的财政政策与宽松的货币政策组合,对于股票市场较为有利。我们预期在消费刺激和特定人群与特定领域的补贴会是财政的发力点。而在货币政策方面,仍然有一定的降准和降息空间。在产业和行业层面,科技创新亮点较多。2025年我们会看到AI大模型及其垂类的应用的快速进步、自动驾驶技术进入高速渗透期。人型机器人方面,不论是技术层面还是应用层面都将发展迅速,这仍是我们值得期待的增长点。经济的风险方面在于海外地缘政治风险可能会进一步加大,全球各个经济体之间的竞争仍然很大,脱钩的风险较高。总体来看,我们对于2025年的市场是较为乐观的,宏观经济基本面处于进一步向好势态,科技产业不断突破。证券市场方面,当前股票市场的风险收益比及胜率高于债券市场。  结合宏观经济与市场的判断,同时A股市场各主要指数的估值水平处于历史合理偏低区间,股票市场当前有较好的赔率和胜率。结构方面,长期来看,低估值的价值红利股在低利率环境下有较好的长期配置价值,但景气度更高的科技成长股则在经济复苏的背景下有更好的性价比。我们的投资组合将着重选择高科技成长企业以及我国具备较大优势的高端制造企业,通过其技术的先进性、技术壁垒、成长性、行业空间和估值水平等维度去挑选个股,并将保持相对较高的股票仓位。债券投资方面,我们会立足防守,主要投资于短久期的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