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寿安保稳诚混合A(004225) - 基金经理
加载中......
基金经理 | 任职日期 | 离任日期 | 任职时长 | 年化投资收益率 | 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 | 总投资收益率 | 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
---|---|---|---|---|---|---|---|
吴坚 | 2019-01-09 | -- | 6年7个月任职表现 | 5.70% | 5.08% | 44.26% | 38.75% |
方旭赟 | 2017-01-20 | 2022-10-14 | 5年8个月任职表现 | 6.60% | 2.40% | 44.28% | 14.53% |
李辉 | 2023-02-01 | 2025-05-23 | 2年3个月任职表现 | 2.46% | -3.31% | 5.76% | -7.48% |
唐笑天 | 2025-06-13 | -- | 0年2个月任职表现 | 5.27% | 10.54% | 5.27% | 10.54% |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 | 职务 | 从业年限 | 管理年限 | 详情 | 任职日期 |
---|---|---|---|---|---|
吴坚 | 本基金的基金经理 | 17 | 11.2 | 吴坚先生:博士,美国特许金融分析师(CFA)。。历任中国建设银行云南分行副经理、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一级研究员,国寿安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2014年6月至2018年2月担任国寿安保沪深300基金基金经理。2015年6月至2018年2月担任国寿安保中证养老产业指数分级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5年9月至2017年10月任国寿安保智慧生活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5年11月起任国寿安保稳健增利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17年8月1号更名为国寿安保稳惠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5年12月至2017年10月任国寿安保成长优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7年9月起任国寿安保策略精选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180927更名为国寿安保策略精选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LOF))基金经理.2017年10月起任国寿安保稳泰一年定期开放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9年1月起任国寿安保稳诚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9年1月起任国寿安保稳荣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0年3月起任国寿安保科技创新3年封闭运作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0年11月起担任国寿安保稳和6个月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 2019-01-09 |
唐笑天 | 本基金的基金经理 | 10 | 1.4 | 唐笑天:男,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曾任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分析师、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分析师、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员、永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权益部宏观策略组长、国寿安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助理。2024年3月起任国寿安保尊耀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4年11月起任国寿安保尊庆6个月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国寿安保稳鑫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5年3月起任国寿安保稳弘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5年6月起任国寿安保稳诚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 2025-06-13 |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5-06-30)
2025年二季度,债券市场方面,受到政策利率下调、资金利率中枢下行、外需不确定性增大等因素影响,债券收益率整体呈现下行走势,信用利差也有一定压缩,但截至6月末,整体利率曲线仍略高于年初低点。权益市场方面,二季度A股出现较大幅波动,4月初在外部风险上升影响下相关板块出现下降,风险偏好回落,但随着投资信心的逐步恢复又迎来较为明显的修复行情。A股的结构分化也能有所反映,在相关产业链景气度持续得到验证的推动下,通信行业大幅修复此前跌幅并在二季度呈现较明显涨幅,而同时传统消费及周期类行业表现较弱。 投资运作方面,报告期内本基金固定收益类资产以票息策略为主,维持中性久期,做好基础配置和流动性管理。权益资产方面,二季度本基金增加了权益仓位配置,在消费电子、通信等板块出现调整时增加了部分安全边际较高的标的。部分周期上游行业由于需求低迷等因素价格持续下行,但从长期来看已经进入配置区间,也逐步增加了配置。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5-03-31)
债券市场方面,2025年开年债市面临低利率、低期限利差、低息差的大环境。降准降息预期先行,10年国债收益率一度下行至1.6%附近。其后在资金中枢抬升的过程中,利率债普遍从收益率低点调整30-50bp,曲线整体平坦化上行。信用债下跌过程中,中低等级票息资产相对抗跌,等级利差压缩。经历一轮风险释放后,债市配置价值提升,叠加央行态度边际好转,3月中下旬起债市明显反弹,中短端信用债表现较强。 2025年一季度A股结构分化明显。沪深300、上证指数和创业板指数分别下跌1.2%、0.5%和1.8%,深证综指则上涨2.4%。申万一级行业中有色、汽车和机械设备涨幅均超过10%,商贸零售、建筑装饰、房地产和非银金融则大幅下跌。一季度机器人相关标的涨幅明显,机器人指数上涨17%左右。 投资运作方面,报告期内本基金固定收益资产稳定配置为主,维持中性杠杆和灵活久期,持续优化持仓债券的期限、品种,做好基础配置。权益操作上,本基金一季度对持仓结构进行了调整,减持了部分电子股,主要从安全边际、业绩稳健程度和行业景气改善角度精选并增配了部分个股,尤其增加了大金融板块配置。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12-31)
宽货币、稳增长环境下,2024年债市延续趋势性牛市。收益率曲线大幅下行,10年国债从2.6%附近下行至1.7%以下,信用利差一度压缩至历史低位。尽管从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例会起,政策层开始提示“关注长期收益率的变化”,但债市整体延续了强势上涨行情。8月起,央行参与国债买卖的过程中,利率债成交缩量,信用债成交也开始出现更高的流动性溢价,利率债与信用债一度走出分化行情,信用利差、等级利差大幅走阔。9月24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后,宽货币预期兑现后政策转向担忧和风险资产暴涨引发债市急跌。经历过2022年、2023年两轮赎回负反馈后,机构赎回行为更加前置,集中赎回显著放大了市场的短期波动。四季度,债市经历一轮赎回冲击后快速修复,降准降息预期支撑叠加收益率低位环境下投资者追求久期弹性,长债、超长债领涨,收益率曲线极致平坦化。 2024年A股市场在总体预期修复的背景下结构差异明显。全年看,主要指数都呈现正收益。其中,沪深300上涨14.7%,上证50和创业板指数分别上涨15.4%和13.2%。市场在总体上涨的同时行业之间差异明显。其中,申万银行和非银行业涨幅均超过30%,通信和家用电器涨幅超过25%,电子、汽车、商贸、交运和公用事业等行业涨幅在10%以上。与之相反,在对地产预期较为悲观的影响下,周期属性较强的行业普遍下跌,医药和农林牧渔跌幅超过10%,食品饮料、轻工和建筑材料下跌均超过5%。 2024年A股行情整体上看以三季度为界限可以分为两段。三季度之前市场在经历了长时间下跌之后开始积极在产业层面上寻找机会,诸如电力设备投资等细分行业在产业链积极信号带动下逐渐获得市场认可。三季度在市场预期大幅改善背景下,之前跌幅较大的行业和个股在随后的预期修复行情中表现更为突出。 投资运作方面,报告期内本基金固定收益资产以票息策略为主,维持中性杠杆和积极久期,持续优化持仓债券的期限、品种,做好基础配置。权益操作上,本基金一季度主要本着安全边际高,业绩确定性强维度进行股票配置。重点在制造业中游,同时在市场大幅波动时择机买入了相关消费龙头。二季度保持较高股票仓位,并坚持从风险收益比角度配置股票。重点配置了电力设备、轨交和通信等方向。买入了部分已经进入配置区间,同时行业景气度边际上行概率不断提升的消费电子标的。基于对市场预期已经发生大幅转变的判断,本基金三季度大幅提高了股票仓位。增配方向选择了之前由于市场悲观预期被压制的行业和公司,主要是非银和一些质地良好,估值已经处于长期配置区间的创业板龙头公司。四季度主要对持仓结构进行了调整,减持了预期修复过于乐观的行业和个股,同时增配了部分基本面稳健的高股息资产和行业景气上行,安全边际较高的个股。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9-30)
三季度债市波动较大,利率债收益率整体先下后上。降准降息和房贷调降预期推动收益率曲线不断下移,超长端领涨,30年国债一度下行至2.1%附近,10年国债触及2.0%。9月24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后,尽管货币宽松幅度超预期,但宽货币预期兑现后政策转向担忧和风险资产暴涨引发债市急跌。经历过2022年、2023年两轮赎回负反馈后,机构赎回行为更加前置。急跌环境中机构普遍选择优先赎回、预防性赎回,这显著放大了市场的短期波动。集中赎回带来的信用债抛压下,机构极端行为很容易触发信用债超调。再加上8月以来,央行参与国债买卖的过程中,利率债成交一度缩量,信用债成交也开始出现更高的流动性溢价。整体来看,三季度利率债与信用债走出了分化行情,信用利差、等级利差大幅走阔。 2024年三季度A股大幅反弹,沪深300、上证50和创业板指数分别上涨16%、15%和29%以上,主要原因在于9月下旬相关政策发布以来,市场预期大幅转变。在投资者乐观情绪推动下,全市场经历了非常明显的预期修复过程,其中尤其以创业板最为明显。从申万一级行业看,今年以来跌幅较大的行业在本轮预期修复中涨幅较大,其中非银、房地产和综合一级行业涨幅在30%以上,商贸零售、计算机、社会服务、传媒和电力设备等一级行业涨幅在20%以上。 投资运作方面,报告期内本基金固定收益资产以票息策略为主,维持中性杠杆和适度久期,持续优化持仓债券的期限、品种,做好基础配置。权益操作上,基于对市场预期已经发生大幅转变的判断,本基金三季度大幅提高了股票仓位。增配方向选择了之前由于市场悲观预期被压制的行业和公司,主要是非银和一些质地良好、估值已经处于长期配置区间的创业板龙头公司。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12-31)
2025年开年,债市面临低利率、低期限利差、低息差的大环境。资金面波动加大的过程中,短端资产定价逐步向资金中枢靠拢。过度平坦的收益率曲线积累了一定风险,有望逐步带动长端利率向中性水平回归。考虑到稳增长环境下宽货币的定调未发生趋势性逆转,资金利率大幅偏离OMO利率可能并非常态,而是服务于多政策目标,等待一轮风险释放后债市将重新具备配置价值。 在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下,2025年国内经济将继续恢复。伴随着地产的缓慢恢复,价格压力将逐渐缓解。同时,AI的基础设施建设仍将呈现高速增长,应用方面的探索将积极展开。由于美国经济和通胀情况,美联储降息节奏总体延后,全球宏观经济及地缘政治仍然存在不确定性,可能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短期扰动。经历了2024年三季度以来系统性的修复之后,A股市场2025年蕴含丰富的投资机会。随着国内更具应用优势的大模型平台进展迅速,2025年将迎来AI中国应用元年。消费端的创新产品将会呈现丰富多彩的局面,也将给相关产业链带来投资机会。从大的层面看,在底层的科技创新能力获得市场重新认知之后,A股整体的科技资产都面临重估的可能。尽管周期及消费在本轮的预期修复中明显落后于科技成长,但在总体科技资产重估以及地产自身的调整随着时间推移接近后期的大背景下,相关公司的配置价值已经逐渐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