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证券价值精选混合(002601) - 基金经理
加载中......
基金经理 | 任职日期 | 离任日期 | 任职时长 | 年化投资收益率 | 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 | 总投资收益率 | 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
---|---|---|---|---|---|---|---|
白冰洋 | 2016-04-29 | 2017-07-25 | 1年2个月任职表现 | 2.25% | 14.16% | 2.79% | 17.83% |
吴亮谷 | 2016-04-29 | 2017-07-25 | 1年2个月任职表现 | 2.25% | 14.16% | 2.79% | 17.83% |
罗众球 | 2017-01-25 | 2019-10-21 | 2年8个月任职表现 | 1.38% | 5.22% | 3.82% | 14.96% |
王玉玺 | 2017-01-12 | 2020-09-08 | 3年7个月任职表现 | 5.74% | 9.96% | 22.64% | 41.50% |
阳桦 | 2019-10-21 | 2020-12-04 | 1年1个月任职表现 | 14.91% | 26.88% | 16.83% | 30.54% |
白冰洋 | 2020-09-08 | 2023-02-22 | 2年5个月任职表现 | 16.62% | -5.30% | 45.85% | -12.51% |
林博程 | 2023-02-22 | -- | 2年5个月任职表现 | -17.01% | 1.59% | -37.20% | 4.00% |
赵颖芳 | 2025-03-24 | -- | 0年4个月任职表现 | 2.85% | 8.55% | 2.85% | 8.55% |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 | 职务 | 从业年限 | 管理年限 | 详情 | 任职日期 |
---|---|---|---|---|---|
林博程 | 本基金的基金经理 | 11 | 7 | 林博程先生:硕士,2012年起从事金融相关工作,曾任职于永诚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9月至2014年4月任职于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担任银行业分析师;2014年4月至2015年10月任职于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担任银行业分析师;2015年10月至2021年7月任职于申万菱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基金经理;2021年7月加入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基金管理部。2015年加入申万菱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曾任行业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现任申万菱信新动力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0年5月14日至2021年7月24日担任申万菱信行业轮动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9年2月28日至2021年7月5日担任申万菱信新经济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12月29日担任中银证券科技创新3年封闭运作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2年12月21日起担任中银证券精选行业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3年2月22日担任中银证券价值精选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 2023-02-22 |
赵颖芳 | 本基金的基金经理 | 10 | 0.4 | 赵颖芳:女,2014年12月至2015年6月任职于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欧阳路证券营业部,担任投资顾问助理;2015年6月加入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资产管理板块,曾任研究与交易部、信评与投资监督部周期行业研究员,现任中银证券价值精选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 | 2025-03-24 |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5-06-30)
2025年二季度全球资本市场剧烈震荡,石油与黄金等大宗商品走势波动较大。特朗普政府宣布对各国的关税计划,引发国际贸易收缩担忧,至今关税仍存在不确定性;印巴与伊以冲突导致地缘风险再次上升。国内社零数据受“以旧换新”政策推动表现亮眼,但投资增速却较上季度有所下滑,抢出口也没有如预期出现。A股市场先抑后扬,市场情绪逐月向好,风格与板块表现分化较大,以偏金融类的大市值公司与成长型小市值公司更为占优。在这过程中,我们组合持仓地产链、内需消费等受到市场情绪的影响较为显著,而有色、金融等持仓表现较好。期间我们根据行业基本面趋势、市场预期并结合上市公司业绩情况进行了相应的持仓调整,降低了出海产业链的配置,加配了能源、有色、公用事业等板块。展望下半年,金属矿业将逐步体现战略矿产资源价值重估,在地缘冲突不确定性仍大与资源禀赋日益衰竭下,供应端扰动将成为常态;需求侧将中长期稳步释放,供需趋势或持续趋严。站在未来一年和中长期的维度看,我们相信有扎实基本面支撑的行业和公司仍具备良好的投资价值,因此报告期内,我们站在长期投资回报的角度,坚持组合的价值投资的选股策略,选取了估值底部特征明显、基本面稳健、性价比较高或者中长期高股息回报率的行业和公司作为组合的核心持仓,例如能源、有色、内需消费、地产产业链等,并优选各行业和细分领域的龙头公司进行投资,以期为投资人带来良好的长期成长。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5-03-31)
2025年一季度市场先抑后扬,市场情绪保持相对高位,交易较为活跃。一季度中小市值与红利价值风格皆有所表现;前期下跌过程中,我们组合中的地产链、非银金融等受到市场情绪影响较为显著,而低估值科技股表现优异。期间我们根据政策导向、行业趋势、市场预期和公司基本面变化等情况进行了相应的持仓调整,主要持仓集中在顺周期地产与产业链、金融、食品饮料、新能源与低估值科技板块;其中随着高能级城市地产成交数据持续向好,相关产业链的公司股价有所表现;此外科技板块在本轮人工智能技术进步下,部分头部企业业绩有望持续改善,估值性价比在提升,且国内外围绕人工智能展开各类创新研究将逐步落地,虽过程中仍伴随不确定性,但其所带来的变化值得期待,我们也将持续关注此类机会。 站在未来一年和中长期的维度看,我们相信有扎实基本面支撑的行业与公司具备良好投资价值,同时也积极寻找困境反转行业的机会,因此报告期内,我们站在长期投资回报的角度,坚持组合的价值投资的选股策略,选取了估值处于底部区间,基本面稳健或向好,性价比较高的行业作为组合的主要持仓,例如顺周期中上游、金融、新能源、低估值科技等,以期为投资人带来良好的长期成长。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12-31)
2024年上半年市场波动较大,年初深度回调后快速反弹,期间风格变化较大,以主题轮动为主。在这过程中,我们组合持仓的医药、非银等受市场情绪的影响较为显著。二季度市场震荡下行,情绪整体偏弱,板块分化较大,以偏红利类的大市值公司更为占优。期间我们根据行业基本面趋势、市场预期并结合上市公司业绩情况进行了相应的持仓调整,降低了医药、电新、有色和家电的配置,加配了电子、工程机械和建筑建材等板块。2024年下半年市场先抑后扬,市场情绪在9月下旬后有明显抬升,市场风格切换较为明显,市场热度开始回暖。三季度前期以偏红利价值类的大市值公司更为占优,季末反弹阶段以前期超跌板块涨幅更大。四季度市场进入震荡,四季度前期以中小市值公司更为占优,季末则风格切换至红利价值。在市场震荡过程中,我们组合中的地产链、非银金融、新能源、消费和部分低估值科技股受政策预期变化和市场情绪的影响存在冲高回落现象。期间我们根据本轮政策导向、行业趋势、市场预期和公司基本面变化等情况进行了相应的持仓调整,主要持仓集中在顺周期的地产链、金融、食品饮料、新能源、电子通信等板块。 站在未来一年和中长期的维度看,我们相信有扎实基本面支撑的行业和公司仍具备良好的投资价值,因此报告期内,我们站在长期投资回报的角度,坚持组合的价值投资的选股策略,选取了估值底部特征明显、基本面稳健、产业趋势良好或者中长期高股息回报率的行业和公司作为组合持仓,例如顺周期、新能源、低估值科技等,并优选各行业和细分领域的龙头公司进行投资,以期为投资人带来良好的长期成长。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9-30)
2024年三季度市场先抑后扬,市场情绪在9月下旬后有明显抬升,市场风格切换较为明显,市场热度开始回暖。三季度前期以偏红利价值类的大市值公司更为占优,季末反弹阶段以前期超跌板块涨幅更大。在前期下跌过程中,我们组合持仓的新能源、医药、地产链、低估值科技等受市场情绪的影响较为显著,而季末的反弹过程中金融地产和科技类持仓表现较好。期间我们根据政策导向、行业基本面趋势、市场预期并结合上市公司业绩情况进行了相应的持仓调整,加配了顺周期的地产链、非银金融等板块,降低了红利类资产的配置。其中随着政策方向的变化,顺周期方向三季度政策继续发力,尤其是房地产领域,未来增量政策预期和效果在提升,存在较大的预期差;此外电子板块在本轮人工智能科技进步的推动下逐步走出周期底部,部分龙头公司估值性价比高,未来有望随着本轮新产品周期的上行而看到景气度的逐步改善,此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展望下半年和明年,国内外围绕人工智能展开的各类硬件和产品创新将逐渐落地,存在超预期的可能,因此我们也持续关注其中长线布局相关的细分领域中的低估值或周期底部品种的配置机会。 站在未来一年和中长期的维度看,我们相信有扎实基本面支撑的行业和公司仍具备良好的投资价值,因此报告期内,我们站在长期投资回报的角度,坚持组合的价值投资的选股策略,选取了估值处于底部区间、基本面稳健、性价比较高的行业和公司作为组合主要持仓,例如顺周期中上游、非银金融、新能源、低估值科技等,并优选各行业和细分领域的龙头公司进行投资,以期为投资人带来良好的长期成长。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12-31)
展望2025年,从国内看,当前经济复苏处于关键时段,财政和产业政策是否能有效激活需求,引导行业发展,继续增强市场信心仍值得期待,或将阶段性的带来政策重点支持领域的投资机会。成长方向随着科技创新的持续推动,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相应的终端产品和各行业应用开始逐步落地,或将引领新一轮科技周期。从大的宏观经济历史背景看,中国正处于新老经济交替的重要发展时刻,未来增长潜力仍大,我们将继续根据产业政策和景气变化进行相关行业和公司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