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顺长城品质投资混合A
(000020.jj ) 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类型混合型成立日期2013-03-19总资产规模4.38亿 (2025-03-31) 基金净值3.2900 (2025-07-07) 基金经理詹成管理费用率1.20%管托费用率0.20% (2024-12-31) 持仓换手率279.43% (2024-12-31) 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10.94% (840 / 8780)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景顺长城品质投资混合A(000020)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余广2013-03-192017-01-053年9个月任职表现13.99%7.88%64.40%33.37%
詹成2015-12-29 -- 9年6个月任职表现6.76%0.55%86.49%5.40%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詹成本基金的基金经理149.5詹成:男,通信电子工程博士。曾任英国诺基亚研发中心研究员。2011年7月加入景顺长城基金,历任研究部研究员、专户投资部投资经理,自2015年12月起担任股票投资部基金经理,现任研究部副总经理、股票投资部基金经理。具有13年证券、基金行业从业经验。曾于2020年3月至2021年9月管理景顺长城科技创新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现兼任景顺长城品质投资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景顺长城智能生活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景顺长城科技创新三年定期开放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景顺长城产业趋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景顺长城融景产业机遇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景顺长城医疗健康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景顺长城鑫景产业精选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景顺长城产业臻选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5-12-29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5-03-31)

2025年一季度总体的宏观经济走势延续去年四季度以来温和回升的态势,DeepSeek等中国科技突破大幅增强了市场信心,财政前置发力有效对冲外部冲击的不确定性。2025 年一季度,我国经济生产端平稳增长,消费受政策支撑有所增长,相关政策出台有望进一步带动消费稳定增长,消费者信心指数持续回升;但房地产市场冷热不均,销售数据转负、房价有所承压,金融数据虽因财政发力短期向好,但信贷需求仍处复苏早期,政府和非政府经济活动存在分化。展望未来,外部不确定性上升,内部经济动能回升仍需财政和货币政策持续加力提振内需。外部来看,需关注中美经贸摩擦的演变,4月是外贸方面的下一个关键节点。面对外部冲击,中央财政预留了充足的储备工具和政策空间,而且两会提出“出台实施政策要能早则早、宁早勿晚,与各种不确定性抢时间”的要求,经济有望延续温和回升的态势。  本季度操作策略主要体现在: 1)增持医药,目前行业政策、业绩等出现积极边际变化,创新药、CXO以及医疗设备出现明显的投资机会。2)减持高端制造,部分高端制造个股股价达到目标价,我们做了一定比例的减持,控制组合风险。  2025 年宏观政策有望持续发力,财政政策进入扩张周期,除了化债以外,中央赤字率提升、房地产收储、两重两新、民生福利等都有望成为财政发力重点方向,有助于稳定经济增长的预期。同时随着经济动能的转换,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2025 年市场整体风险偏好有望修复,逆周期调节政策的加码将增强市场信心,A 股盈利也有望进一步上行,从而推动市场走向新的高度。  投资策略上,我们依然坚定围绕中国未来5-10年确定的产业方向来构建组合,我们重点关注三大方向:1)科技成长:科技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同时政策会持续在“卡脖子”相关的高端制造领域发力,有能力实现突破的公司将迎来黄金成长期。2)高端制造:在安全发展的大战略下,我们将重点挖掘能够实现自主可控和进口替代的高端制造行业的投资机会。3)医药:医药长期受益于人口老龄化和创新升级,核心标的长期业绩增长确定强。  高估值肯定是回报率的敌人,透支未来价值很多的公司,我们会规避,组合构建的时候会保持一定的均衡性,尽可能的降低净值的波动,追求复利,积小胜为大胜,希望能够在中长期的维度为持有人创造稳定的净值增长。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12-31)

我们矢志不渝地探寻那些具备从小型企业成长为大型企业,进而从强大迈向更为卓越实力的企业。在这些企业持续不断地创造价值的进程中,我们通过投资这类企业的股权,为基金持有人缔造收益。我们坚定不移地相信,权益投资能够在长期收获丰厚利润的根本源泉,正是企业稳定且持续的价值创造能力。    然而,企业要成功实现从小规模发展壮大,再到铸就强大实力,绝非易事。回顾中国过往 20 年的商业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并非所有行业都能为企业提供茁壮成长的契机。通常情况下,那些顺应中国产业发展大势,在时代背景有力推动下的行业中的公司,其成长速度与成长的确定性,相较于其他行业的公司,要迅猛和强劲得多。这也正是我们始终坚定不移地从产业发展趋势的视角出发,构建投资组合的关键原因。我们精挑细选契合中国未来产业发展走向的行业与个股,以确定性的产业趋势,从容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  在个股选择方面,我们始终坚守三大关键原则:  1. 探寻卓越的盈利商业模式:  我们会以生意合伙人的视角审慎寻觅投资标的。我们所青睐的投资对象,应当是一种能够持续、稳定地为投资人创造真金白银回报的商业模式。这无疑是企业成功实现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发展蜕变的必要前提。    2. 追求公司业绩的高可跟踪性与可预测性:  我们依托景顺长城全方位的投研实力,从产业链上下游的各个维度,对上市公司展开深入且全面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尽可能透彻地剖析公司真实的成长驱动力,并且以高频次的节奏跟踪产业链上下游的动态变化,实时洞悉公司基本面的最新情况。    3. 聚焦具备企业家精神的管理团队:  管理层的素质优劣对公司价值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一支具备企业家精神的管理团队,往往能够给投资人带来超乎预期的惊喜,引领我们所选择的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比竞争对手跑得更快、更远。    2024年,中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下,未来发展方向更趋明确,产业政策密集落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果显著,新动能快速成长。高技术制造业持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为工业发展注入活力。需求结构逐步改善,消费市场虽在前期有所起伏,但随着政策引导和居民收入预期的改善,四季度消费增速明显回升,消费活力逐步释放。投资领域中,制造业投资保持较高增速,对稳定投资增长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基础设施投资稳步推进,为经济发展筑牢根基;房地产市场虽仍面临调整压力,但也在逐步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值得一提的是,净出口表现出色,出口增速高于进口,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充分彰显了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强大竞争力。海外宏观方面,美联储逐步进入降息周期,美债利率中枢下行是大方向,在此背景下,全球风险资产价格压力减轻,人民币汇率有望逐步走强,对人民币相关资产价格上升有一定助力。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9-30)

2024年三季度,高质量发展目标下经济发展方向更趋明确,产业政策密集落地,逆周期政策配合对冲新旧动能切换过程中的下行风险,虽然房地产销售及投资对宏观经济仍有拖累,但随着房地产政策的进一步放松,房地产市场将会逐步企稳。2024年三季度,外需延续较快增长,出口仍然表现较好,对宏观经济的拉动不断走高。海外方面,美联储已经进入降息周期,美债利率中枢下行是大方向,在此背景下,全球风险资产价格压力减轻,人民币汇率逐步走强,对A股/港股资产价格上升有一定助力。   本季度操作策略主要体现在: 1)增持汽车和汽车零部件,中国汽车产业已经崛起,全球份额将继续提升。 2)减持军工,行业价格竞争较激烈,我们做了一定比例的减持,控制组合风险。  展望2024年四季度,我们对权益市场相对乐观,我们预计中国经济逐步展现出内在的增长韧性,经济数据见底好转将扭转宏观经济加速下行的悲观预期。同时外部因素也会相对积极,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人民币汇率逐步走强,有利于人民币资产价格回升。  投资策略上,我们依然坚定围绕中国未来5-10年确定的产业方向来构建组合,我们重点关注三大方向:1)科技成长:科技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同时政策会持续在“卡脖子”相关的高端制造领域发力,有能力实现突破的公司将迎来黄金成长期。2)医药:医药长期受益于人口老龄化和消费升级,核心标的长期业绩增长确定强。3)高端制造:在安全发展的大战略下,我们将重点挖掘能够实现自主可控和进口替代的高端制造行业的投资机会。  高估值肯定是回报率的敌人,透支未来价值很多的公司,我们会规避,组合构建的时候会保持一定的均衡性,尽可能的降低净值的波动,追求复利,积小胜为大胜,希望能够在中长期的维度为持有人创造稳定的净值增长。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我们的投资策略核心出发点是寻找有能力从小变大,从大变强的企业,在企业不断创造价值的过程中,通过投资这类型企业的股权为基金持有人创造收益,我们坚信权益投资长期获利的根源来自于企业持续稳定的价值创造能力。    但企业成功从小变大,从大变强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如果回看中国过去20年的商业史,我们观察到并不是所有的行业都能够提供给企业这种长大的机遇,往往顺应中国产业发展趋势,有时代背景推动的那些行业当中的公司,它们成长的速度和成长的确定性要远比其他行业更快更强。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始终坚持从产业发展趋势角度出发来构建投资组合,精选顺应中国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的行业和个股,以确定的产业趋势应对万变的市场。    个股选择方面,我们始终坚持三大原则:  1. 寻找赚钱的商业模式  我们会从生意合伙人的角度出发寻找投资标的,我们心仪的投资标的应该是一门持续稳定给投资人创造真金白银的商业模式,这是成功实现从小变大,从大变强的必要前提。  2. 公司业绩可跟踪可预测性强  我们会依托景顺长城整体的投研实力从产业链上下游的角度,对上市公司进行全面的研究,希望尽可能充分的解析公司真实的成长动力,并高频率跟踪产业链上下游的变化,了解公司基本面动态变化。  3. 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管理团队  管理层的优劣对公司的价值影响巨大,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管理团队能够给投资人带来惊喜,能够带领我们选的公司跑的比竞争对手更快。    2024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下,未来发展方向更趋明确,产业政策密集落地,逆周期调节政策配合对冲新旧动能切换过程中的下行风险,虽然房地产销售及投资对宏观经济仍有拖累,但随着房地产政策的进一步放松,房地产市场将会逐步企稳。2024年上半年,外需维持较快增长,出口相关产业表现较好,对宏观经济的拉动不断走高。海外宏观方面,美联储可能会在下半年逐步开始降息,美债利率中枢下行是大方向,在此背景下,全球风险资产价格压力减轻,人民币汇率有望逐步走强,对人民币相关资产价格上升有一定助力。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12-31)

2025年宏观政策有望持续发力,财政政策进入扩张周期,除了化债以外,中央赤字率提升、房地产收储、两重两新、民生福利等都有望成为财政发力重点方向,有助于稳定经济增长的预期。同时随着经济动能的转换,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2025年市场整体风险偏好有望修复,逆周期调节政策的加码将增强市场信心,A股盈利也有望进一步上行,从而推动市场走向新的高度。    虽然短期预测市场的方向不是我们主要的投资策略,特别是在信息传播速度如此之快的互联网时代,市场每天的收盘价可能都是已知信息充分反馈后的公允价格,想基于短期博弈思路寻找市场错误定价的机会可能是难以企及的。但是预测产业的发展趋势是相对容易的,它跟一个国家的资源禀赋,竞争优势,人口结构等中长期的变量相关性较高,更不会随着股票市场每天的涨跌而发生很大幅度的波动。我们依然坚持以确定的产业趋势应对万变的市场的投资策略,通过精选产业发展趋势的受益者,捕获那些能够从小变大,从大变强的优质企业,为持有人创造投资回报。    从中观维度来看,我们组合会持续重点配置如下产业方向,我们相信在这些领域中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能成长为巨擘,面对未来我们是非常积极乐观的:  AI相关创新:随着AI大模型能力的提升、调用价格的下降和政策支持,AI应用在金融、工业、教育、交通、军事、医疗等领域逐步落地。AI带来的算力需求增加和AI与C端和B端各行业的结合应用将会有比较确定的投资机会。  人形机器人: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强势迈入全新发展阶段,有望开启商业化量产元年,这一关键节点标志着行业发展的重大转折。国际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头部企业量产进程稳步推进,国内也不断有实力雄厚的新玩家加入战局,行业内呈现出群雄逐鹿的激烈竞争态势。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有望形成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应用场景也将逐步从B端拓展至C端,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智能驾驶:2025有望迎来智驾平权全面落地的元年,未来两年高阶智驾将快速普及至10万元至20万元汽车市场。智能驾驶产业链的加速发展为相关企业带来机遇,从芯片、传感器、域控产品到智能底盘、智能座舱、连接器等各个环节,相关企业都将受益于高阶智驾的普及。  自主可控和进口替代:在安全发展的大战略下,产业链安全越来越被重视,能够帮助产业链实现自主可控和进口替代的科技创新型公司将有比较确定的投资机会。  医药:医药行业一直受产业政策影响较大,目前估值已经基本合理,我们看好受国内医保政策影响较小,同时受益于国产化率提升和国内需求逐步释放的医疗设备和创新药相关公司。  消费:国内消费需求的稳健增长是稳经济的重要抓手,在品牌化、品质化、个性化、高端化和便利化的消费趋势引领下,基于庞大的内需市场将诞生了一批优质的消费品龙头,我们重点看好受益于国潮崛起的国货品牌公司和创造新的C端需求的消费品公司。    我们的组合依然会保持一定的均衡性,行业和个股配置会相对分散,尽可能降低基金净值的波动,追求复利,积小胜为大胜,希望我们能够在中长期的维度为持有人创造持续稳定的净值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