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通资管宸瑞一年持有期混合C
(010414.jj ) 财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类型混合型成立日期2021-01-20总资产规模6,588.21万 (2025-06-30) 基金净值0.8634 (2025-08-19) 基金经理李响管理费用率1.20%管托费用率0.20% (2025-08-20) 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3.16% (7475 / 8838)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财通资管宸瑞一年持有期混合C(010414)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李响2025-05-21 -- 0年3个月任职表现10.92%7.84%10.92%7.84%
姜永明2021-01-202025-08-154年6个月任职表现-3.37%-5.63%-14.49%-23.26%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李响--175.4李响:女,硕士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曾在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工作。2023年5月加入财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现任权益研究部总经理。2025-05-21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5-06-30)

随着4月初对等关税落地,整个二季度海外扰动不断,对国内风险偏好形成一定抑制,但全季度看,A股整体表现强于预期,仅在关税影响初期短暂调整后持续回升走强,且上证指数在月末重新站上3400点。行业表现方面,板块主线轮转较快,投资机会发散至军工、银行金融、新消费、科技以及创新药在内的更广范围。报告期内,基金维持了较为积极的投资思路,关注内需复苏、再通胀和高景气科技三条主线,并根据政策环境、驱动因素、基本面变化,动态调整行业权重,以提升基金效率。本季度内,基金持仓适度向周期成长和电子方向倾斜。但基于对中国经济长期稳健增长的信心,长期仍保持一定的内需仓位。展望三季度,预计经济维持低增长高震荡。一是关税价格会在三季度内逐渐反应,前期抢出口现象将有所减弱,地产数据出现转头向下,消费有所恢复,但仍处于偏弱状态。二是积累了较大涨幅的新消费、创新药等高景气板块,包括政策预期都面临情绪退坡的回撤风险。三是关税和地缘局势的变化。内外因素交织下,预计指数整体将维持震荡向上。适度的波动有助于健康的市场走得更远。战略上依然保持多头思维,通过深度研究持续覆盖更多行业,重点关注供给出清、格局改善、盈利确定性的困境反转板块,以精选个股为主。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5-03-31)

回顾一季度,科技板块呈现出大幅上涨后收敛的过程,算力、机器人、AI医疗受政策、高景气等因素推动上涨;同时,关税、供需博弈下贵金属和大宗金属普涨,有色板块跑赢市场。3月开始,市场回归震荡,消费和顺周期板块低位补涨,也改变了年初以来科技牛的单主线。报告期内,基金运作保持平稳。考虑到全年可能处在弱增长、低通胀初期,伴随美国贸易孤立主义升级的宏观环境,但国内政策稳增长、扩内需、防风险、惠民生的态度明确。基于以上判断,我们一季度战略性地加持了顺周期和消费品持仓。从3月春糖调研看整体行业符合预期,需求有触底迹象,我们关注弱Beta下选择强化自身Alpha的公司。此外,随着经济逐步企稳复苏,上中游板块利润也有望逐渐好转,因此组合保持了一定的周期成长板块配置。科技成长风格组合相对市场偏低配,以自下而上选股为主。展望二季度,美国对华关税政策冲击超预期,扩内需成为拉动经济恢复的关键,而消费是政策发力的重要抓手,也成为市场的焦点和分歧点。投资机会通常就孕育在分歧中。配置策略上先消费后成长,即首先关注内需复苏、积极财政下推动PPI企稳后带动企业盈利上行的机会,其次在成长板块内分散配置,关注消费电子、半导体国产替代、光伏和锂电等新能源周期触底板块的投资机会。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12-31)

2024年初,小微盘股流动性危机下,指数在过去两年多调整背景下加速下行继续穿底,随后随着市场流动性增强,市场开始触底反弹。进入二季度后,经济基本面复苏偏缓、市场成交量不断萎缩、美国推迟降息等因素使市场交投情绪到达低点,策略演绎较为极致,直至9月下旬指数二次探底后,9月24日政策转向带领市场强劲反弹,却在年末再次进入震荡格局。截至年末,A股主要指数全部翻红。报告期内,基金做了相对积极的调仓,降低了中短期内面临景气度压力的持仓,转而增加了一些估值同样处于低位但景气度更佳的公司。过往投资看重长期胜率和赔率,今年加强了提升基金投资效率,结合长中短期策略,以应对市场的不确定。但总体上,投资的起点还是着力于中长期去选择内在价值不断提升的公司,赚取公司业绩增长的钱。全年维度来看,调仓获得了积极的正反馈,电子贡献了主要的绝对收益,部分消费个股、基础化工、汽车、机械亦有一定的净值贡献,传统消费和计算机虽做了止损但依然是拖累最大的两个板块。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9-30)

2024年三季度A股市场经历了先抑后扬的走势,整体三季度经济数据显示增长有所放缓,叠加中报、失业率等因素影响下,A股延续低迷走势,并在9月中旬一度跌破2700点。变量出现在9月末,主要指数在政策反攻下脉冲式上涨。截至9月30日,上证指数、深成指和创业板分别上涨12.44%、19.00%和29.21%,个股板块全面上涨,政策敏感度高的券商和地产板块涨幅靠前均超过30%。报告期内基金表现波折,7月表现较为稳健,进入到8月,经济基本面进一步出现超预期下行,导致基金阶段性走弱,季末跟随市场反弹净值摆正。进入四季度关键时点,我们认为反转概率较大。中短期看经济、就业、内需持续有政策出台托底,但刺激股市急涨不是手段,股市是经济政策的结果而不是目的。我们认为第一波对政策的剧烈反应已经接近尾声,现阶段再进一步上涨需要看到宏观基本面真正企稳,背后需要财政有效作用来推动明年经济回暖,才能解决债务、宏观等问题。在基本面不改市场未走出右侧趋势前,预计行情会从短期普涨过渡到结构性上涨。基金操作上,我们将结合宏观环境持续优化,保持开放的心态,但动作不会冒进,以稳为主。整体看好的方向与前期一致,偏重于内需,沿着预期经济复苏下,优选一些自身阿尔法突出、成长确定性高、预期低的偏早周期品种。首先,在结构性行情下,前期相对低位的成长板块胜率提升,我们将重点关注半导体和消费电子板块,看好模拟芯片、被动元器件、面板、消费类IC等领域,半导体下半年可能会受AI高基数及部分补库存较急的品类阶段性去库存周期的影响产生较大波动,投资上将继续收敛聚焦有结构性成长的细分板块;其次,基本面企稳改善后,大盘顺周期品种占优,周期成长和消费等新品种赔率胜率提升,我们将关注内需政策加力方向;此外,智能驾驶迭代、FSD落地中国等新兴产业,包括底部的医药、新能源都是我们持续储备研究的方向。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12-31)

2024年已经看到国内政策力度强化,明确了要打破通缩的预期。2025年政策积极影响会继续传导,经济预期改善、中长期资金入市带来流动性改善均有利于市场表现。同时,中美贸易摩擦方面,美国仍有可能进一步加征关税,但4月后才有具体政策,从其行政令内容、近期中美领导人交流来看,今年对华关税大概率是渐进式的,投资上需要警惕外需放缓下出口下滑对经济增长和PPI的影响。配置上,扩大内需和科技创新仍将是今年政策的主旋律,扩大内需是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点,基金将继续采取攻守兼备策略,兼顾好成长和内需方向的配置。成长的配置上应注重结构和节奏的把握,防止板块内部高低切带来的大幅波动,低位成长中,关注新能源、模拟芯片、半导体自主可控、军工等。内需层面,一是关注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和设备更新的投资机会,以及优质消费个股投资机会;二是关注通胀交易机会,基础化工等顺周期品种、有色金属等商品或将受益于经济改善预期和通胀预期;三是医药领域,关注创新药、医疗器械等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