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弘港股通精选C
(006753.jj ) 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类型混合型成立日期2019-04-29总资产规模1.87亿 (2025-06-30) 基金净值1.0983 (2025-08-20) 基金经理贾腾管理费用率1.20%管托费用率0.20% (2025-07-18) 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1.50% (5894 / 8838)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天弘港股通精选C(006753)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贾腾2025-06-25 -- 0年1个月任职表现9.20%7.86%9.20%7.86%
刘国江2019-04-292025-07-176年2个月任职表现0.37%0.55%2.30%3.44%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贾腾--116贾腾:男,2014年3月至2015年7月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员;2015年8月至2024年9月浙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员、投资经理、基金经理、智能权益投资部部门总经理、智能投资中心总经理、权益投资总监;2025年3月加盟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权益投资部总经理、基金经理。2025-06-25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5-06-30)

本基金的核心投资理念为价值投资,我们在能力圈范围内自下而上地选择隐含收益率较高的一组公司构成投资组合。我们同时看重公司的质地和估值,公司质地方面我们看重标的公司具有良好的商业模式、突出的竞争优势、进取的企业家精神和完善的公司治理,估值方面我们采用DCF模型为公司定价,而非简单的低PB或低PE策略。我们相信在整体估值水位更低的港股市场上,价值投资是很好的可以捕捉错误定价机会的策略。二季度港股市场尽管有所波动,但整体延续了年初以来的上涨行情,行业与个股方面的机会也精彩纷呈。一方面,伴随美元持续贬值资金回流香港市场叠加金管局的投放,资金面较为充裕;另一方面,部分港股特有的新经济公司成为了内需仍未有明显起色且外需较为动荡时期的较为亮眼的增长领域。长期来看,我们从供需两端均看好港股市场的表现。供给方面,以科网公司为代表的新经济逐步成为了港股市场的主力,且近期大量优质的A股制造业公司在港二次上市,港股上市公司的质地得到了大幅度提升。需求方面,无论是伴随着美元贬值的外资还是内地的南下资金,港股的配置均有系统性提升的需求。但短期我们也看到了一些潜在风险,一方面来源于二季度超级宽松的港股流动性环境的边际收紧,另一方面以新消费为代表的部分公司已经呈现了明显的泡沫化特征,且相当一部分公司的质地并未经历过时间和周期的检验。本基金未来将主要聚焦于以下三类投资机会:1)本身公司质地优质但受困于外部经营环境且低估值的困境反转公司,2)港股特有的治理良好、质地突出、具有自身成长逻辑的长坡厚雪公司,3)优质的国际公司或全球运行的中国公司。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5-03-31)

一季度,DeepSeek R1模型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其本身也成为全球性能领先的大模型,更为关键的是它是以明显更低的成本实现的。资本市场也被明显地鼓舞了,市场对中国科技发展的信心更强了,认为中美科技差距在一些关键领域有缩小的巨大潜力。当高性能低成本的人工智能开源大模型带动一众同业进行快速迭代的时候,下游应用环节也有望更快地受益,这些红利或来自降本增效,或来自新型的需求,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比如大型互联网平台、游戏、办公、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等。我们对这些产业趋势的发展是比较乐观的。由于人工智能的发展是非线性的,预测其发展轨迹的难度也很大。总的来说,人工智能的发展还处于早期阶段,国内大量的用户、数据和应用场景,这些都是应用侧发展的重要优势,是我们对未来保持乐观的主要原因。国内外形势较为复杂,政策发力点更多地着力内部,促进内需发展。自去年9月底以来,全面和强劲的促进经济的组合拳已经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国内经济总体已经企稳,这在行业层面也可得到充分的验证。国内二手房成交动能良好,居民消费品领域总体平稳,悲观预期有所改善。在经济企稳的基础上,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观察实体经济何时进一步向好,这需要关注新房销售是否改善,消费品、工业品价格指数是否改善等。如果温和通胀回归,那市场的机会会更加丰富。本基金在一季度专注港股通标的,继续长期投资互联网平台公司、汽车及零部件,家电、金融交易平台、物管公司、医药服务、食品饮料等。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12-31)

2024年,股票市场表现跌宕起伏,最终结果是好的。国内经济增长持续承压,地产及相关行业依然处于收缩阶段,价格信号依然偏弱,居民消费意愿有待提振。股票资产多数时间表现偏弱。自2024年9月底,国内新一轮涵盖财政、货币等全方位的强力经济刺激政策密集出台,这极大地扭转了市场的悲观预期,市场信心大增。经过数月的观察,多数的宏观经济指标已出现了积极的改善信号。尤其在政策聚焦发力的领域,比如家电、汽车等行业,这些行业的经营改善更为明显,也印证了政策是非常有效的。总的来看,9月24日是市场在年内的分水岭,市场前后演绎了冰火两重天的节奏。从全年的市场表现看,分化依然是非常明显。高股息的价值股和科技创新领域的成长股表现都比较好。银行股等资产因其稳健的基本面和持续较高的股息,继续成为机构追逐的优质资产。虽然面临持续下行的净息差的压力,但银行依然可以通过管理负债端成本和其他业务来维系经营的稳定性,这一点在高股息资产中是具备优势的,另一行业煤炭则弱一些。科技领域在供给端的变化既多又快,这给投资带来很多新的机会。人工智能作为未来关键的科技创新主线,从上游的算力投资,到大模型迭代,再到下游的应用,很多行业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这次宏大的创新活动中。国内Deep Seek R1大模型的惊艳亮相,将低成本和高性能两者同时兼顾,这或许将显著加速人工智能的推广步伐。受益于人工智能的快速进步,科技类资产表现出色。国内宏观政策的积极效果还在显现,积极因素也在累积,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信号需要进一步观察,比如温和的通胀预期何时回归,在这一条件实现前,微观层面依然存在一些温差。既有受益政策的汽车、家电等行业,其经营已经明显好转,也有一些与居民消费相关的食品、饮料等行业,仍有待改善,这些资产的股价相对表现则较弱。本基金主要投资于港股通标的,具体投资方向为互联网平台、汽车及零部件、金融平台、物管、家电、医药外包服务商、食品饮料等。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9-30)

我们经历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三季度,市场在9月下旬迎来一轮大幅上涨,本轮在短时间内出现的大幅涨幅在历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9月下旬以来,国内经济政策出现了一些重大的变化,中央政治局召开了超常规的经济主题会议,释放出明确的呵护经济的信号,罕见指出房地产要止跌回稳。国务院、金融监管部门、发改委、财政部等快速推出和落地新一轮经济、股市的刺激政策,政策覆盖范围全面,力度很大。有别于过往的刺激政策,本轮政策组合拳纳入了积极的财政手段,我们认为这一点极大激发了市场的热情,短期内极大地改善了市场的预期。总体来看,成长股的反弹力度较大,而以银行股等为代表的价值股表现则相对疲软,顺周期类资产出于对政策效果的乐观预期,反馈非常积极。市场快速的上涨也带来了很大的波动,围绕政策力度以及其持续性的博弈非常激烈。我们认为,本轮刺激政策的确有别于过往,对经济、股市能带来更多实质性的利好,市场的正面反馈是非常合理的。我们也深刻地体会到资金博弈的激烈程度,个别资产在短期内的股价走势或许超出了基本面在偏乐观情形下的合理估值。基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在组合管理中做了几件事情:一是,积极地学习研判政策,重点关注财政政策相关的内容,对市场形成大致的观点;二是,根据上述观点,做好仓位管理。坚持原则:及早加仓,合理减仓。我们观察到个别公司的股价上涨,脱离和透支基本面较多,我们对其进行了适当的减仓或清仓;三是,我们持仓总体稳定,以大盘成长风格为主,涉及的领域主要包括消费、科技、制造等。在市场憧憬政策将产生积极效果的过程中,多数持仓个股的股价表现也比较正面。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12-31)

我们认为,2025年市场的特征大概率会是结构化行情。关于政策面。我们预计后续依然会有新增举措,主线应该也会围绕官方给予的指引方向。对于政策这一变量,市场的分歧点目前似乎不大。关于国内经济基本面。我们预计总体稳健,对实现经济总量目标保持乐观。我们也非常重视价格信号的向上趋势的好转,需要进一步地观察。市场机会。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大模型性能优化和成本降低将同时加速实现,这无疑会推动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泛化,加速其应用的落地。我们认为,很多行业将从中受益,比如人形机器人、游戏公司、办公软件公司、互联网平台公司、智能驾驶领域等。我们积极看好这些方向的投资机会。我们也看好中国企业出海的机会。中国部分企业通过提供高性价比商品,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虽然面临日趋严峻的贸易形势,部分企业已部分或全部完成产能的合理布局来管理风险,从长远看,我们持续看好走出去这一方向。受益于持续的补贴政策,汽车、家电等行业的景气有望能够持续稳健。我们认为,政策强力呵护的行业在今年跑出良好的相对收益的概率也是较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