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国精准医疗灵活配置混合C
(018209.jj ) 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类型混合型成立日期2023-04-27总资产规模9.49亿 (2025-06-30) 基金净值3.6153 (2025-08-21) 基金经理赵伟管理费用率1.20%管托费用率0.20% (2025-05-14) 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19.53% (502 / 8838)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富国精准医疗灵活配置混合C(018209)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赵伟2023-04-27 -- 2年3个月任职表现19.53%3.18%51.19%7.51%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赵伟--147.8赵伟:男,曾任葛兰素史克(上海)医药研发有限公司药物化学助理研究员,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农银汇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研究部副总经理、研究部总经理;自2021年3月加入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富国基金权益投资部高级权益基金经理。2023-04-27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5-06-30)

今年以来,医药板块一扫前期阴霾,多轮出海BD交易加速落地,点燃了资本市场对中国创新药的投资热情。二季度基金收益印证了“创新药高仓位+个股深度挖掘”策略的有效性。展望下半年,中国创新药企或将步入全球化价值兑现阶段,授权合作(License-out)模式渐成熟,欧美市场对优质临床数据认可度提升。潜在布局重点:1、靶点差异化:ADC、双抗、GLP-1等前沿领域具全球竞争力企业。2、配置思路:聚焦“全球化能力+临床价值”。3、出海驱动型药企:重视具备License-out(对外授权)潜力的标的。4、政策潜在受益领域:视情况考虑增持受益于政策支持的创新药和器械企业。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5-03-31)

2025年一季度,医药板块整体呈现结构性行情,其中创新药子板块表现突出,超额收益显著。我们认为,创新药的强势表现主要源于两方面驱动:科技属性认知提升:市场逐渐摆脱对创新药“高投入、长周期”的传统偏见,转而认可其“前沿技术驱动、全球市场空间”的科技成长逻辑。例如,ADC(抗体偶联药物)、双抗、自免等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叠加海外授权(License-out)案例持续增加,强化了创新药的国际化科技产业属性。政策环境企稳:医保谈判规则进一步明晰、创新药“简易续约”机制落地,以及DRG豁免等政策优化,显著缓解了市场对支付端的担忧。政策预期从“悲观压制”转向“中性偏暖”,为板块估值修复奠定基础。从未来的判断上看,当前创新药板块估值(PE/PS)仍低于历史中枢,随着2025年多个重磅临床数据读出和海外授权催化,板块有望延续上升趋势。我们尤其看好:1)First-in-class/Best-in-class管线的稀缺性溢价;2)现金流改善型Biotech(从“烧钱研发”转向“产品商业化”)。同时,从底部标的上看,我们关注政策回暖下的器械政策结构性机会。器械板块需精选“政策免疫+技术壁垒”标的结构性机会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12-31)

2024年,本基金收益率-2.79%,业绩比较基准-5.71%,跑赢业绩基准。从板块上看,创新药板块成为医药行业中最具吸引力的投资领域。随着中国医药研发能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本土创新药企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例如国内医药企业在肿瘤、免疫治疗等领域推出了多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药物。这些企业的股价在去年表现亮眼,创新药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政策支持、资本投入以及国际化合作的深化。中国药企通过License-out(授权出海)的模式,将自主研发的创新药授权给跨国药企,不仅获得了丰厚的资金回报,还加速了国际化进程。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中国药企的全球影响力,也为国内创新药研发注入了更多动力。2024年,中国创新药出海步伐明显加快,成为行业发展的新引擎。随着国内市场竞争加剧,越来越多的药企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通过与国际药企的合作,中国创新药不仅获得了更多的市场机会,还提升了研发水平和品牌价值。然而,创新药出海也面临诸多挑战,包括临床试验标准、专利保护、市场准入等问题。尽管如此,中国药企在全球化布局中展现出的韧性和创新能力,仍然让市场对其未来充满期待。可以预见,创新药出海将成为中国医药行业未来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尽管创新药表现亮眼,但传统仿制药企业依然面临较大的压力。2024年,药品集采政策继续深入推进,覆盖的药品范围和品种进一步扩大,价格降幅依然显著。集采政策的初衷是通过以量换价,降低药品价格,减轻患者负担,但这也导致仿制药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在集采政策的冲击下,部分仿制药企业的股价表现低迷,尤其是那些依赖单一品种或缺乏创新能力的公司。为了应对集采带来的挑战,许多企业开始加速向高壁垒仿制药或创新药转型,但这一过程需要时间和资金投入,短期内难以见效。总结2024年,中国医药行业呈现出明显的分化趋势:创新药成为市场的主旋律,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仿制药则继续受到集采政策的压制,表现疲软。未来,随着中国药企在创新药研发和国际化方面的不断突破,创新药出海将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方向。与此同时,集采政策的持续推进也将倒逼企业加速转型升级,推动行业向高质量、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总体来看,医药行业的投资逻辑正在从“以量取胜”向“以质取胜”转变,创新能力和国际化布局将成为企业脱颖而出的关键。对于投资者而言,关注具有强大研发实力和全球化视野的创新药企业,将是未来医药投资的重要策略。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9-30)

当前 A 股医药股的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公募持仓比例也较低。以医药生物行业为例,2024H1医药指数涨幅相对沪深 300 的超额收益并不高。但医药板块的业绩复苏趋势并未打断,随着三季度开始医药院内的影响基数上缓解,老龄化刚需属性将拉动业绩增长。创新药板块更是潜力巨大。同时医药政策对行业的影响至关重要。集采政策在降低药品价格、提高医保资金使用效率的同时,也对医药企业的利润空间造成了一定压力。但从长远来看,集采有助于推动医药行业的优胜劣汰,促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从结构上看,医保谈判政策则为创新药进入医保目录提供了机会,加快了创新药的市场推广速度。例如,一些创新药通过医保谈判成功纳入医保目录后,销量大幅增长。此外,创新药支持政策也为医药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如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从药品研发,到审评审批、进医保、进医院,再到金融支持,全链条强化政策保障,将合力助推创新药突破发展。我们也将很大的投资持仓放在创新药,看好中国创新药逐步走向世界舞台。基于市场趋势,未来医药投资绩效或具有较大的潜力。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医药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创新药作为医药行业的重要领域,在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有望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从政策方面来看,国家对创新药的支持力度或将不断加大,包括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审评审批、纳入医保目录等,这将为创新药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时,随着医药行业的整合和优胜劣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或将脱颖而出并为投资者带来更好的回报。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12-31)

2025年,全球医药行业预计将继续处于快速变革与创新驱动的阶段,中国医药市场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以下从两个主要方向对2025年医药股票的投资机会进行展望:1. 继续看好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医药股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医药企业,尤其是那些在创新药研发和国际化布局方面表现突出的公司,仍然是2025年投资的核心方向。2. 看好底部反转、有业绩支撑的股票除了创新药领域,2025年医药市场中一些底部反转、业绩改善明显的股票也值得关注。这些企业可能在过去几年受到政策或市场环境的压制,但随着行业格局的变化,其基本面正在逐步改善,或具备较大的估值修复空间。2025年,我们认为医药行业的投资逻辑将继续围绕创新和业绩两条主线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