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匠心优选混合C(008950) - 基金经理
加载中......
基金经理 | 任职日期 | 离任日期 | 任职时长 | 年化投资收益率 | 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 | 总投资收益率 | 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
---|---|---|---|---|---|---|---|
黄维 | 2020-02-21 | 2021-06-07 | 1年3个月任职表现 | 40.31% | 20.39% | 55.09% | 27.19% |
张淼 | 2021-10-26 | -- | 3年9个月任职表现 | 0.91% | -3.86% | 3.51% | -13.94% |
李化松 | 2020-02-25 | 2022-02-08 | 1年11个月任职表现 | 22.79% | 8.39% | 49.13% | 16.97% |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 | 职务 | 从业年限 | 管理年限 | 详情 | 任职日期 |
---|---|---|---|---|---|
张淼 | -- | 20 | 10.1 | 张淼:女,清华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硕士。曾历任北京中关村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投资管理部研究员、东方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行业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部副总监。2021年6月加入平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权益投资中心投资执行总经理。现担任平安匠心优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21-10-26至今)基金经理。 | 2021-10-26 |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5-06-30)
2季度外围局势对于市场的影响更多一些,4月初美国关税政策带来市场巨幅下跌,随后不断增加的关税税率就已经是数字游戏,此次不同于18-19年,中国政府的回击态度更加坚决。而后续无论是某些地区的90天窗口期还是中美初步达成协议,此次节奏都快于18年。市场与18年不同,国内货币政策处于宽松的阶段,同时宏观处于库存周期底部,财政政策后续也有发力空间,因此市场总体表现要远远好于18年。另外印巴战争、伊朗和以色列的对局、俄乌战争在停战的预期下又有所升温,全球局势的动荡也对资本市场带来比较大的影响,而印巴战场上中国武器装备的亮眼表现更是刷新了全球对于中国军工装备技术实力的认知,本来年初军工行业内需就在恢复,在军贸预期有所升温背景下,军工板块的市场热度有所升温。创新药的基本面一方面来自于国内上市的产品销售超预期,另一方面还来自于一些公司产品海外BD,巨额BD的金额也是让全球的药企纷纷来中国寻找好的标的。总体上来看,2季度成长板块表现突出。 从组合操作的角度,由于组合一直配置在科技、制造、医药、消费四个大的具有成长属性的方向,2季度组合获得净申购,在仓位配置方面,很快加到了军工、创新药、半导体产业链三个主要的方向,从2018-19年的贸易战来看,后续自主可控的半导体基本面得到兑现,而此次贸易战虽然有阶段性的缓和,但长期来看自主可控依然是大方向,产业链上的公司后续业绩依然值得期待。创新药有点类似于当年的半导体,相同的是市场空间巨大,行业技术壁垒很高,商业模式也是费用前置,研发投入大,一旦产品成功,能够迅速放量,估值方式也很类似,不同的是出海逻辑,今年我们看到创新药公司开始陆续进入基本面逐步兑现的阶段,因此虽然在6月份开始出现波动,但我们还在继续坚守。由于5月份消费里面的个别公司受到舆论事件的影响,短期没有再加仓,但长期仍然会继续关注,寻找合适的时机来增加配置。总体上来讲,我们的投资方法和投资方向没有变化,依旧是在优质赛道中寻找优质标的,希望用时间来换空间,为投资者带来回报,也衷心感谢投资者的信任和支持,感谢一路陪伴!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5-03-31)
25年开年市场由于资金层面的扰动出现小幅下跌,只有AI和机器人行情启动,尤其是春节期间宇树机器人以及Deepseek大模型的发布,更是引发全球对中国科技的关注,市场开始加速上行。但到了3月中下旬,随着年报季报披露期的临近,市场开始出现震荡走势。整体上来看,1季度A股沪深300指数持平微跌,但正如我们在年报中所提及的,如果A股和港股两个市场对比来看,港股更具吸引力,香港恒生科技在1季度估值有所修复,表现明显好于A股,报告期内恒生科技指数上涨了20.74%。 我们在年报中提到对市场持乐观态度,并且明确看好成长板块,包括国产算力、智能驾驶、军工、创新药等。组合在报告期内也是一直高仓位运行,去年底提到看好AI的发展,在选股的过程中,希望能够找到确定的标的,因此选择了模型厂商以及最上游的晶圆制造和材料供应商,但在上涨的过程中基于收益率空间的考量报告期内对仓位有所降低,另外通过跟踪汽车微观数据,降低了部分汽车零部件公司的仓位。我们从去年就提到看好创新药的发展,并且从基本面的角度,未来会进入到业绩开始兑现的阶段,因此增加了创新药的配置。军工也是我们过去两三个季度一直提及的板块,25年应该出现拐点,进入上行周期,因此在1季度也增加了军工板块的仓位。整体来看,我们在机器人从0-1的阶段,很难选择个股,错过了火爆行情,但也是基于不追风的一贯做法,认真踏实研究基本面,选择优质公司长期持有,整体上的配置也还获得了不错的收益率,也感谢持有人一路的陪伴!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12-31)
回顾2024年的市场可以用跌宕起伏、惊涛骇浪来形容,年初在对宏观经济增长信心不足、同时海外地缘政治冲突、以雪球产品为代表的部分结构化产品的平仓压力等等因素下快速下跌,尤其是成长类板块跌幅巨大,后续随着对于结构性产品爆仓风险的保护措施以及一些产业政策尤其是地产政策的出台,市场企稳回升,但到6月份由于数据没有跟上,板块又快速回落。6月份除地产数据之外,中观层面的消费,如茅台批价回落,消费降级延续,部分出海板块由于受运价上涨影响,市场对业绩预期有所动摇,市场开始新一轮的调整,虽然我们看到包括汽车、家电等刺激消费的数据出台带来销量的好转,但市场信心依然不足,一直调整到9月中下旬,924会议点燃了市场反弹的导火索,26日的政治局会议更是给市场打了强心针,市场开始报复性上涨,全年沪深300指数上涨14%以上。在宏观经济悲观预期的背景下,市场寻求避险,高股息资产占优,银行和非银金融表现最佳,建材、钢铁、石油石化表现为负收益。 从组合的操作角度来看,错过了表现最好的金融板块,主要还是基于中国经济转型阶段降速是必然的认知,在年初没有采取防御的配置。1季度尤其是1月份市场下跌导致净值回撤较大,在上半年基于降低组合估值水平的角度,深入研究和挖掘了一些低估值的饲料、化工、机械、轻工等公司,为组合带来正回报。在AI以及全球大宗商品尤其是贵金属上涨如火如荼的阶段,没有追风,同时也没有再去追逐涨幅较高的高股息资产,继续坚守了科技、制造、医药、消费等公司的配置,同时将1季度为了防御,增加的低估值品种进行减持,继续加到这几个长期坚守的赛道中,因此在9月底没有辜负市场的上涨,另外基于对于个股收益率空间的测算,在四季度将持仓的部分设备和芯片公司切换到上游晶圆厂,我们当时看好AI的发展,但哪一家能跑出来其实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能确定的是特朗普上来对芯片以及流片的制裁,势必会带来国内晶圆厂尤其是先进制程的需求提升。整体上24年的操作最大的丢分项是金融配置的缺失,致使全年跑输沪深300指数。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9-30)
3季度前期市场延续2季度后半段的走势,主要是由于经济数据比较低迷,市场悲观情绪较重,直到924会议点燃了市场反弹的导火索,26日的政治局会议更是给市场打了强心针,市场开始报复性上涨,全季度沪深300指数上涨16.07%。这种变盘,有意料之中也有意料之外,意料之中源于在下跌的过程中我们真的看到有很多公司估值已经非常便宜,比如我们之前提到的制造板块里面的公司,具有长期全球扩张的能力,短期基本面也非常好,10倍出头的PE,也有科技类的公司账上现金占了市值的一半以上,只因市场风格原因对小股票估值压制较为严重,这类公司一二级市场倒挂,这种情况下一般会酝酿反弹,但不知反弹何时能够到来,这种等待非常需要耐心,但有了催化剂一触即发。意料之外的是政策的力度以及市场的反弹速度,市场在无差别的暴涨之后一定会有波动和分化。 操作层面,由于组合一直高仓位运行,因此在市场上涨过程中也没有过于被动,从配置的结构来看,一直在科技制造、消费医药领域,其中消费在这四个大方向里面配置比例是最少的。反弹初期受益于促消费稳就业以及地产政策的板块,如食品饮料、地产链上涨明显,科技制造以及医药相对滞后,但本轮行情除经济政策刺激以外,还有资本市场政策的配合,同时组合一直以深度挖掘基本面为主,因此在市场快速大幅上涨的过程中,没有选择换仓,选择了继续持有,耐心等待机会,组合持仓方向变化不大,更多是个股层面的修修补补,在暴涨之前略增加了汽车零部件和半导体的配置比例,在反弹的过程中也又降低了半导体的配置,整体变化不大。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12-31)
展望2025年,我们继续保持乐观的态度。25年宏观经济稳步增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适时降准降息”、“提高赤字率”,指向2025年宽货币、宽财政,降准降息或适时落地;财政有望扩张,包含一般赤字、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特别国债的广义赤字率或将进一步上行。24年的消费刺激政策在继续,并且增加了消费电子等品类。地产、化债等风险可能有所缓解。另外科技方面在以Deepseek AI大模型和宇树机器人为代表的中国科技产品在春节期间引起全球关注,一方面可能强化国内投资者对于本轮AI应用产品落地的信心,另一方面有利于海外投资者建立对中国资产的信心。因此无论是从基本面的预期还是流动性方面应该是好于24年。 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AI到了现在这个时点,已经是0-1的阶段中后半段,过去一年只有全球算力环节在兑现业绩,今年有了DS,加上美国的制裁,那么国产算力应该是具有非常大的机会,另外应用层面应该能够看到落地。再延伸到机器人和智能驾驶,宇树、特斯拉以及国内外其他公司的产品落地以及升级迭代会催生需求,比亚迪智能驾驶搭载率的大幅提升可能引起国内车企内卷再上一个新的台阶,那么智驾零部件的业绩增长可能值得期待。军工的反腐似乎已经常态化,连续2-3年的业绩下滑可能在今年迎来一个像样的拐点。消费电子今年在国内政策刺激的情况下,销量得到保证,同时AI功能搭载以及产品形态的变化也会带动相关板块业绩的提升。因此科技制造应该是我们最为看好的板块。如果再看AH的价差,那么港股可能更有吸引力,当然港股的影响因素更多,但价值发现这个逻辑只是需要等待时间的验证。医药中我们从去年以来看好创新药,有点类似于几年前的半导体,前提都是一批企业家或者是技术人员回国创业,只不过半导体是国产替代的逻辑,而创新药走的是出海的逻辑。以上我们提及的都是最具成长属性的板块,而高股息资产在25年可能依然也有机会,如果说地产以及平台化债等风险降低,那么银行的估值可能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