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澳业绩驱动混合C(016371) - 基金经理
加载中......
基金经理 | 任职日期 | 离任日期 | 任职时长 | 年化投资收益率 | 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 | 总投资收益率 | 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
---|---|---|---|---|---|---|---|
刘小明 | 2022-08-25 | -- | 3年0个月任职表现 | 11.29% | 2.14% | 37.92% | 6.56% |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 | 职务 | 从业年限 | 管理年限 | 详情 | 任职日期 |
---|---|---|---|---|---|
刘小明 | -- | 10 | 5 | 刘小明先生:香港中文大学金融学硕士,2014年至2015年任职越秀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分析师,2015年至2017年任职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分析师,2017年9月至2021年11月任前海开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权益投资部基金经理,国际业务部副总监。2021年11月加入信达澳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信澳业绩驱动混合型基金基金经理(2022年8月25日至今)。现任信澳中证沪港深高股息精选指数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 2022-08-25 |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5-06-30)
2季度市场整体运行节奏与1季度类似,但震荡幅度更大。4月初随着美国向全球其他国家征收大额关税,全球资本市场包括A股港股均大幅下跌,随后由于关税谈判的逐步开展,市场开始逐步恢复,个别强势行业创出新高,内需消费和创新药等与关税避险板块表现较好,而出口类企业表现较差。AI行业的美股A股股票走势相比其他行业振幅更大,由于市场担心关税会导致美国经济衰退进而影响企业的AI支出,相关股票波动较大。在4月底5月初随着各大互联网企业的业绩披露和对AI业务的坚定投入,全球AI产业股票开始逐步反弹。2季度组合仍然维持AI算力产业链为主的配置,并在4-5月开始逐步加大北美算力产业链的配置、相应减少国产算力产业链的配置。北美企业对AI的投资和推动仍然是全球AI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相关企业的业绩开始逐步爆发,投资机会逐步显现;相比而言,国产AI的投资机会可能要继续等待,稍微滞后。我们认为算力作为AI时代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仍然具备非常广阔的成长空间,随着下游应用的逐步渗透,上游基础建设的投资逻辑将越来越坚实。此外,随着国债收益率的逐步下行和维持低位,红利板块将呈现更加确定的投资机会,但红利板块内部预计会进一步分化,一些和宏观经济相关度低的、现金流足够充裕、分红率和股息率有显著吸引力的“真红利”标的将会持续吸引更多的配置资金,这类标的预计在长周期内都具备较好的投资配置价值。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5-03-31)
1季度市场整体较为震荡,年初快速下跌后至2月底市场震荡上行,但3月市场持续下行,港股市场表现更好。1月下旬deepseek横空出世,改变了全球AI科技的叙事,北美AI产业链叙事逻辑被暂时削弱,而中国AI叙事得到加强,这也直接反应在A股港股市场相关行业的表现上。1季度组合维持AI算力产业链为主的配置,并在北美算力和国产算力之间动态调整。Deepseek的出现导致北美相关算力公司在1月底至今表现非常动荡,整体是下行趋势,投资者较为担忧AI产业对高端芯片的需求是否有所减弱。但我们认为这两者之间本质上并不存在冲突,北美高端AI芯片是为了更先进的AGI大模型、更精准快速的推理而生,deepseek的出现也会加速推理时代的到来,这也会刺激更多算力的需求。算力作为AI时代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仍然具备非常广阔的成长空间。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美国宏观经济的预期在新一届川普政府上台后较为混乱,尤其是关税政策会显著增加美国经济衰退的概率,AI产业的推进离不开稳定增长的外围宏观环境,如果美国经济基本面出现动荡,这无疑会对北美AI产业的发生产生不利影响,虽然我们长期仍非常看好AI产业的推进。国内AI产业预计由于deepseek的出现而得到加速,互联网大厂和政府等都会加大AI产业的投资,这必然带来国产AI方面的很多投资机会。我们也会时刻对国内AI产业保持密切关注,积极寻找投资机会。另外,随着国债收益率的逐步下行,预计红利板块将呈现更加确定的投资机会,但红利板块内部预计会进一步分化,一些和宏观经济相关度低的、现金流足够充裕、分红率和股息率有显著吸引力的“真红利”标的将会持续吸引更多的配置资金,这类标的预计在长周期内都具备较好的投资配置价值。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12-31)
2024年资本市场波动较大,在年初流动性冲击下跌之后春节前后迎来反弹,至5月中后市场重新向下,然后9月底整体中国资产迎来显著反弹。基金在上半年整体维持科技+红利的配置思路,在8-9月逐步转向科技的投资策略,科技配置上始终以业绩增长最强劲和清晰的北美算力产业链为主。无论是北美还是国内AI产业链的上游和下游,我们都在四季度看到了更多实质性的进展,上游算力供需维持紧张,下游模型的进步和应用的展开也是肉眼可见。与此同时,随着更多算力产业链公司出现业绩高速增长,组合也在各个标的的投资性价比之间进行权衡,以不断优化组合回报率。展望25年,预计全球AI产业会继续推进,而且发展速度会进一步加快,这无疑将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下游的AI应用如智能驾驶、具身智能机器人、AI Agent等也预计会有进一步发展。但与此同时,科技的发展必然充满波折,也不排除产业的推进会出现一些扰动,给相关股票带来大幅回撤。另外,随着国债收益率的逐步下行,预计红利板块将呈现更加确定的投资机会,但红利板块内部预计会进一步分化,一些和宏观经济相关度低的、现金流足够充裕、分红率和股息率有显著吸引力的“真红利”标的将会持续吸引更多的配置资金,这类标的预计在长周期内都具备较好的投资配置价值。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9-30)
3季度国内外市场波动率明显加大,A股经过两个半月的持续阴跌之后9月下旬在政策刺激下突然猛烈上涨,主要反应投资者对国内经济和政策极度悲观之后的情绪反转。海外市场方面,7月中下旬开始特朗普遇刺、美国宏观数据触发衰退交易,叠加日元carry trade反转导致市场大幅震荡。与此同时,英伟达的Blackwell芯片推迟发酵,导致海外科技股大幅下跌,A股相关产业链股票也在7月下旬-9月上旬经历了大幅回撤。组合三季度主要持仓还是以英伟达算力产业链股票为主,以及部分受益于美联储降息的金属和高股息红利股票为辅。在三季度英伟达和产业链股票大幅回撤的过程中,基金经理反复从行业和公司基本面出发验证判断,认为芯片推迟的影响不大、而行业基本面并未发生供需反转,因此选择坚定持有相关股票。进入9月以后,随着英伟达产业链利好逐步出现、确定性提升,以及整体市场的流动性改善,相关股票相继突破历史新高。展望后续,随着英伟达“大单品”GB200的持续放量,预计美股和A股相关公司业绩持续释放,股价有望继续突破;同时,随着产业链推进,越来越多A股港股公司陆续进入英伟达或者北美算力产业链,也给组合投资提供了更多选择。8月中旬之后,高股息板块在A股港股中不断“缩圈”,也越来越拥挤,体现了投资者在悲观情绪下四处“躲藏”的心态。与此同时,成长股板块(如港股互联网龙头等)的估值和确定性却在不断提升,因此组合在三季度内逐步减仓了红利板块,并将部分仓位转移到港股互联网龙头等。9月下旬,国内经济托底和刺激政策陆续出现,随着资本市场流动性逐步宽裕、经济基本面企稳向上,我们对A股港股整体市场保持乐观,会继续在市场中寻找结构性机会进行投资,希望为持有人创造收益。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12-31)
随着各项经济支持政策逐步落地,我们认为国内宏观经济将逐步走出下行压力区域,预计各项经济指标将逐步爬升,我们对全年A股和港股市场持有乐观观点,预计市场中不断会出现结构性机会,其实科技成长板块预计将呈现更多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