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添富数字未来混合C
(011400.jj ) 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基金类型混合型成立日期2021-02-24总资产规模4.07亿 (2025-06-30) 基金净值0.7616 (2025-08-21) 基金经理杨瑨马磊管理费用率1.20%管托费用率0.15% (2025-02-21) 成立以来分红再投入年化收益率-5.88% (8112 / 8840)
备注 (0): 双击编辑备注
发表讨论

汇添富数字未来混合C(011400) - 基金经理

数据选项
加载中......
基金经理任职日期离任日期任职时长年化投资收益率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杨瑨2021-02-24 -- 4年5个月任职表现-5.88%-5.15%-23.84%-21.14%
马磊2024-11-08 -- 0年9个月任职表现18.94%4.48%18.94%4.48%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职务从业年限管理年限详情任职日期
杨瑨--158.6杨瑨,国籍:中国。学历:清华大学工程学硕士。从业资格:证券投资基金从业资格。从业经历:2010年8月加入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8月至2017年1月担任公司的TMT行业分析师。2017年1月25日至今任汇添富全球移动互联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8年6月21日至今任汇添富文体娱乐主题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18年7月5日至2021年8月3日任汇添富3年封闭运作战略配售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LOF)的基金经理。2019年1月18日至2020年12月22日任汇添富移动互联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0年5月25日至今任汇添富优质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0年11月18日至今任汇添富数字生活主题六个月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1年2月24日至今任汇添富数字未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1年7月20日至今任汇添富数字经济引领发展三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1年8月3日至今任汇添富核心精选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LOF)的基金经理。2022年2月21日至2024年5月8日任汇添富自主核心科技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1-02-24
马磊--72马磊:男,2018年7月起任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电子和通信行业研究员。2022年03月21日至2023年08月07日任汇添富中证芯片产业指数增强发起式的基金经理助理。2022年08月25日至2024年02月01日任汇添富策略增长灵活配置混合的基金经理助理。2023年08月07日至今任汇添富中证芯片产业指数增强发起式的基金经理。2024年01月30日至2024年12月05日任汇添富北交所创新精选两年定开混合的基金经理助理。2024年04月30日至今任汇添富自主核心科技一年持有混合的基金经理。2024年11月08日至今任汇添富数字未来混合的基金经理。2024-11-08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5-06-30)

2025年二季度,国际政治形势复杂,A股市场大幅震荡,沪深300指数上涨1.3%,移动互联网指数上涨9.9%。市场呈现比较大的分化:一方面以综合金融、国防军工、银行等板块表现优异,另一方面食品饮料、家电、钢铁等板块表现落后。二季度全球经历了美国突发贸易战的冲击,对未来全球经济前景增加了不确定性,对资本市场投资造成影响。我们一直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很有信心:中国的高端制造产业全球竞争力将越来越突出,新一轮科技创新将带来大量新增产业机遇。具体到科技板块:1)全球正迎来AI人工智能创新大时代,随着基座大模型架构优化、超大算力集群和新一代GPU部署、高质量合成数据应用,大模型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在AI编程、Agent智能助理、AI广告、AI教育等领域开始获得商业应用,推动全球AI算力token指数级增长,实现数据飞轮效应。以OpenAI、Anthropic、XAI等为代表的海外科技巨头和以Deepseek、字节等为代表的中国科技公司,加快进行AI大模型迭代和应用探索,特别是近期OpenAI、Anthropic的ARR年化收入分别突破100亿、40亿美元,证明全球AI大模型进入健康的高增长阶段。2)中国底层硬科技自主可控持续快速推进,全球芯片行业周期在2025年景气度持续复苏,中国芯片产业,在中高端先进制程领域加快技术突破和国产替代,如AI算力芯片、HBM高速存储、半导体设备材料等环节。3)港股科技巨头公司,受益于政策引导向好、AI布局领先、回归聚焦主业、内部降本增效等因素,普遍具有强劲的基本面支撑和估值吸引力,并有望成为新一轮经济复苏显著受益的核心资产。回顾2025年二季度本基金操作,继续聚焦数字化产业、科技创新板块,持续看好国内外AI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加速,增加了AI算力设施(PCB、光互联、服务器交换机等)的配置比例,继续看好半导体先进制程(数字逻辑、存储器)国产替代,加大对晶圆代工、半导体设备和材料板块的配置,对于竞争格局向好、基本面强劲的港股科技巨头公司,我们保持较大的配置比例。展望2025年三季度,我们聚焦“数字未来科技创新”的投资思路,重点布局三大投资主线:1)全球AI人工智能创新主线,重点配置AI算力和应用;2)半导体先进制程国产化主线,聚焦在高壁垒、高国产化弹性的关键卡脖子环节,如晶圆代工、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等;3)优质港股科技龙头主线,加大布局有强劲基本面支撑、业绩持续成长确定性强的港股科技龙头公司,包括互联网和硬科技领域。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5-03-31)

2025年一季度,国际政治形势复杂,A股市场大幅震荡,沪深300指数下跌1.2%。市场呈现比较大的分化:一方面以有色、汽车、机械等上游资源和泛机器人板块表现优异,另一方面煤炭、商贸零售、非银金融等板块表现落后。这反映了投资者对国内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仍有担忧,对新兴科技创新代表机器人的信心提升。我们一直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很有信心,未来可以保持平稳较快的持续增长:中国的高端制造产业全球竞争力将越来越突出,新一轮科技创新将带来大量新增产业机遇。具体到科技板块:1)全球正迎来AI人工智能创新大时代,大模型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在计算机编程、Agent智能助理、互联网广告、视频制作等领域开始获得应用,随着强化学习、VLA等新技术的导入,大模型进入新一轮的技术升级,特别是中国Deepseek的成功创新,推动了AI推理应用的加快普及。海外科技巨头和部分代表性中国科技公司,加快将AI技术用于智能终端、智能驾驶、机器人等领域,端侧AI应用的探索在加快。2)全球芯片行业周期在2025年景气度持续复苏,对于中国芯片产业而言,半导体自主可控持续快速推动,特别是在中高端先进制程领域,如AI算力GPU芯片、HBM高速存储、半导体设备材料等环节。3)中国的互联网巨头公司,受益于政策引导向好、回归聚焦主业、内部降本增效等因素,普遍具有强劲的基本面支撑和估值吸引力,并有望成为新一轮经济复苏显著受益的核心资产。回顾2025年一季度本基金操作,继续聚焦数字化产业、科技创新板块,持续看好国内外AI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加速,增加了AI端侧和AI应用的配置比例,继续看好半导体先进制程(数字逻辑、存储器)国产替代,加大对晶圆代工、半导体设备材料板块的配置,对于竞争格局向好、基本面强劲的港股互联网科技巨头公司,我们保持较大的配置比例。减少了对AI算力设施、消费电子板块的配置。展望2025年二季度,我们聚焦“数字未来科技创新”的投资思路,重点布局三大投资主线:1)优质港股科技龙头主线,加大布局有强劲基本面支撑、业绩持续成长确定性强的港股科技龙头公司,包括互联网和硬科技领域;2)AI人工智能创新主线,重点配置AI端侧和应用产业链的布局;3)半导体先进制程国产化主线,聚焦在高壁垒、高国产化弹性的关键卡脖子环节,如算力芯片、晶圆代工、半导体设备材料等。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12-31)

2024年,国际政治形势复杂,国内经济复苏偏弱,A股市场震荡,上证指数波动幅度较大,前三季度市场整体承压,四季度在积极的国内经济政策和活跃的市场驱动下A股大幅反弹,沪深300指数上涨15%。市场呈现两极分化的结构:一方面银行、非银金融、家电等为代表的板块表现优异,另一方面医药、农林牧渔、消费者服务等板块表现落后。具体到科技板块,1)全球正迎来AI人工智能创新大时代,大语言模型正快速技术迭代,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在计算机编程、信息化办公、智能助手、视频制作等领域开始获得应用。进入2025年,特别是在Deepseek横空出世之后,带来AI技术平权,推动AI大模型在智能终端、智能驾驶、机器人等下游行业爆发的可能。字节、小米、华为、阿里等国内科技巨头和特斯拉、苹果等北美科技巨头,正加快将AI技术用于智能手机、智能驾驶、机器人等领域,AI端侧应用的探索在加快。AI需求的爆发,带来AI算力基础设施需求的高增长,中国A股都有龙头公司直接受益。2)中国科技公司进入自主可控的快速发展期,在经历过去多年的美国技术限制,中国科技产业自上而下形成了很强的自主化能力,从Deepseek、字节、阿里等大模型公司,到算力GPU、手机SOC、存储器等底层芯片,中国均已经拥有实力强的科技龙头,核心科技自主可控将持续推动,特别是在中高端领域,如AI算力芯片、半导体设备材料、计算机信创等环节。3)港股的互联网和电子品牌科技公司,受益于政策引导向好、新业务积极突破、内部降本增效等因素,普遍具有强劲的基本面支撑和估值吸引力。回顾2024年本基金操作,继续聚焦数字化产业、科技创新板块,我们看好国内外AI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加速,增加了AI云侧算力、AI端侧创新的配置比例,看好半导体先进制程(数字逻辑、存储器)国产替代,增加了半导体晶圆代工、设备材料板块的配置,增加了对大型港股科技巨头的配置比例,降低了与宏观经济关系大、基本面有压力的科技公司的配置。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6-30)

本报告期内,海外市场延续上涨态势,特别是以人工智能大模型相关基础设施为代表的科技股涨幅较大。欧美经济整体相对平稳,通胀有所降温,但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仍维持在4%以上的高位。最大的经济亮点来自于各行业对人工智能的加大投入,尽管当前并未出现杀手级应用,但龙头企业普遍仍愿意在此领域进行投入与尝试。在此背景下,上半年AI相关的硬件基础设施(半导体、零部件、设备等)表现远远好于应用软件与互联网。相比之下,中国股市表现较为低迷。尽管春节期间与节后的实际经济数据超出了悲观预期,节后股市有所反弹,但5月以来,中国宏观经济再次快速走弱,社会零售总额、PMI、社会融资等宏观数据等均表现疲软,整体社会需求不振,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巨大,企业与个人开支信心不足,市场重新回归悲观。除极个别子板块外,A股大部分成长板块加速下跌;港股虽实现上涨,但主要由能源、电讯、原材料、金融等高股息价值板块驱动,消费、医药等成长板块与A股类似出现加速下跌,恒生科技是少数实现上涨的成长板块。本基金主要投资于数字化浪潮背景下,提供数字化、智能化、云计算等芯片/设备基础设施、软硬件应用的优质TMT企业,以及那些利用科技工具大力进行数字化转型,从而获取超越行业的竞争优势的各行业龙头,包括但不限于消费品、服务业、制造业等。本报告期内,本基金进一步减持了与宏观经济相关性较强的IT软硬件资产,增持了互联网、半导体、电子制造等板块。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12-31)

我们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很有信心,未来仍然可以保持平稳较快的持续增长:中国的高端制造产业全球竞争力将越来越突出,新一轮科技创新将带来大量新增产业机遇,消费升级的潜力还可以继续挖掘。中长期中国经济模式从城镇化拉动的快速增长,转向后城镇化时代由科技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增长,寻找结构性机会仍然是未来组合获取超额收益的重要工作之一。从估值角度,市场处在历史偏低的水平,整体处于左侧布局优质个股的时间段,我们将持续挖掘科技创新、自主核心投资主线相关的机会,争取为投资人创造更多收益。展望2025年,我们聚焦“数字未来科技创新”的投资思路,重点布局三大投资主线:1)AI人工智能创新主线,重点关注AI端侧产业链、AI应用软件、国产AI GPU算力产业链、海外AI云侧算力供应链;2)半导体先进制程国产化主线,聚焦在高壁垒、高国产化弹性的关键卡脖子环节,如晶圆代工、半导体设备、零部件、材料等;3)优质港股科技龙头主线,加大布局有强劲基本面支撑、业绩持续成长确定性强的港股科技龙头公司,包括电子、芯片、互联网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