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成长先锋混合C(009319) - 基金经理
加载中......
基金经理 | 任职日期 | 离任日期 | 任职时长 | 年化投资收益率 | 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 | 总投资收益率 | 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
---|---|---|---|---|---|---|---|
王博 | 2020-06-12 | -- | 5年2个月任职表现 | -5.99% | 1.26% | -27.42% | 6.70% |
茅炜 | 2020-06-12 | 2024-08-23 | 4年2个月任职表现 | -13.04% | -4.31% | -44.38% | -16.88% |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 | 职务 | 从业年限 | 管理年限 | 详情 | 任职日期 |
---|---|---|---|---|---|
王博 | -- | 9 | 5.8 | 王博先生:清华大学工学硕士,具有基金从业资格。2015年7月加入南方基金,任权益研究部行业研究员,现任TMT研究组组长。2018年9月25日至2019年11月11日,任南方瑞合基金经理助理;2019年11月11日至今,任南方科技创新混合基金经理。2020年6月12日起担任南方成长先锋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0年7月28日起担任南方科创板3年定期开放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 2020-06-12 |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5-06-30)
二季度市场先抑后扬,4月初受美国加征关税影响,市场下跌,5月随着贸易摩擦缓解而企稳回升。市场在二季度前期交易贸易摩擦,在二季度后期交易产业趋势。风格方面,二季度产业趋势投资与主题投资盛行,创新药、人工智能两大方向表现较好。二季度整体看是全年行情承上启下的一个季度,随着政策的托底和经济筑底,后续行情值得期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方面,我们坚持寻找新兴成长产业中期的投资机会,在产业趋势中基于公司质地进行选股。本基金在二季度出现一定误判,在规避关税风险后,对出口相关公司的持仓出现减仓动作,后续将进一步加强产业趋势方面的预判。基于当前的宏观环境与国内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本产品后续将更加注重相对基准的行业配置与超额收益,仍将会保持基本的投资理念与选股框架不变,以更长期的视角去把握中国优质公司的成长机会。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5-03-31)
2025年一季度,市场延续去年四季度的行情特征,小市值公司与主题投资占优,科技相对总量板块大幅占优。尤其在春节期间DeepSeek推出新模型后,2月至3月中旬市场主线聚焦在国产AI产业链与AI应用领域,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大空间成长板块表现亮眼。但市场的另一面,我们看到传统消费、出口等板块仍然偏弱,完美演绎了每年一次的“春季躁动”行情的基本特征。一季度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方面,我们坚持寻找新兴成长产业中期的投资机会,在产业趋势中基于公司质地进行选股,对一季度的结构性行情把握不足。在面对板块性的逻辑演绎和成长叙事中,无法抛弃对公司质量、经营能力、业绩兑现度的选股标准,所以难以大幅度配置仓位在某个“赛道”上,只能在其中优选符合投资框架的个别公司,导致产品的锐度不足。由于新兴成长行业最后的赢家可能百之一二,对自上而下的判断要远简单于自下而上的选择,所以国内市场尤其是成长股方面市场参与者更加注重逻辑性与宏观叙事,相关板块在基本面落地前呈现大幅波动。本产品受制于各方面因素,无法获取波动性带来的收益,只能坚守投资理念,赚一阶段业绩增长的收益,对产业发展初期阶段的投资机会参与较少。在一季度末的时点展望全年,时隔七年时间贸易摩擦再起,国内二季度开始会有更多政策对冲出口的影响,所以消费方面尤其是新兴消费领域的投资机会增多。目前,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国内经济从投资驱动向科技驱动转型的主要抓手,消费是产业发展的结果,所以未来国内市场我们判断主线为内生科技与新兴消费,讲好内循环故事。基于当前的宏观环境与国内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本产品后续将更加注重相对基准的行业配置与超额收益。对于内生科技的投资,主题投资属性将长期存在,而参与者与投资标的的特征决定会经常出现轮动空档期的情绪回落,就如同原本嘈杂的教室突然变得鸦雀无声,我们尽量在这些阶段,基于成长行业初期的市值空间、行业卡位等因素进行适当布局。我们对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充满信心,仍然会保持基本的投资理念与选股框架不变,以更长期的视角去把握中国优质公司的成长机会。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12-31)
2024年市场触底反弹,前三季度经济维持平稳运行,三季度末受宏观政策的刺激,市场出现大幅反弹,呈现普涨的行情特征。反弹的力度超出此前预期,行情进行较为迅速,表明市场对政策作用于经济复苏的效果有较高期待。国内经济处于底部回升阶段,随着三季度出口、PPI等数据开始转弱,广义财政扩大的的时间窗口已经打开。进入第四季度,市场在三季度整体上涨后出现震荡走势,在反映政策预期后进入观察期。市场风格方面四季度小市值公司涨幅突出,与前三季度风格相反,市场成交量提升后保持较高水平,沿着政策预期思路的主题投资活跃。本基金在投资中遵循投资框架沿着产业趋势与成长进行布局投资,保持较低换手率,以长期视角布局中国优质的成长公司,以景气成长和质量成长作为选股标准,重点投资先进制造、创新产业科技两大方向。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9-30)
2024年第3季度,经济维持上半年平稳运行,季度末受宏观政策的刺激,市场出现大幅反弹,呈现普涨的行情特征。我们认为反弹的力度超出此前预期,行情进行较为迅速,表明市场对政策作用于经济复苏的效果有较高期待。当前国内经济处于底部回升阶段,随着三季度出口、PPI等数据开始转弱,广义财政扩大的的时间窗口已经打开。本基金在三季度保持较低换手率,力争做到长期持有优质资产,仍然延续此前思路进行布局,重点持有围绕先进制造、创新产业科技两大方向。在季度末进行一定兑现与行业调整,适当增配港股等资产。我们判断四季度开始的两个季度,市场维持震荡走势,以观察政策落地进展和效果。整体结构上可能与前三季度相反,即中小市值公司强于大市值公司,主题投资活跃。投资操作上,一方面我们会坚持投资的框架,随着经济周期和产业周期下行进入末端,高景气的板块数量会增加。另一方面,积极寻找产业周期以外的新常态下的投资机会。本基金在三季度在投资框架下仍然沿着产业趋势与成长进行布局投资,整体保持较高的仓位,同时换手率大幅下降,以长期视角布局中国优质的成长公司,降低了主题投资的权重,以景气成长和质量成长作为选股标准。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12-31)
展望2025年,我们会更加关注全球人工智能的产业趋势演进,以及国内科技创新产业的应用于发展,并做好稳定类资产的配置。我们判断出口制造业仍能保持韧性,部分公司存在低估下的投资机会。国内需求更多关注政府新质生产力投资与居民新兴行业消费,以期在波动中获得一定的投资收益。市场走势方面,市场会保持较高的热情等待2025年一季度政策的进一步落地,并在一季度末前后判断全年经济情况与市场主线方向。目前,在出口趋于稳定,国内资产价格平稳的预期下,未来经济上行的主要驱动力更多依靠新质生产力与居民消费,应更多关注这些方向的投资机会。市场风格方面,均衡风格发生变化,上半年偏向成长,下半年方向不明确,取决于成长的涨幅与空间。主题投资与产业趋势行情预计强于指数。结构方面,无论宏观环境如何,科技行业是最大成长来源,所以重视科技新方向如0-1的创新阶段,主题投资或许贯穿全年。海外耐用品库存需求双重触底,出海品种业绩容易超预期。行业方面回归投资本质,过去A股对成长的容忍度较高,后续应该重视公司成长的质量。看好的行业包括科技方向的电子等,作为承载主体,本身估值不高,具备较多的结构性机会。风险方面,目前国内成长板块较大的成长动能仍是科技创新和出口,而海外对我国科技行业的技术限制、出口限制是最大的风险点,尤其在AI、半导体领域的技术限制和新能源领域的贸易条款限制,对本就脆弱的EPS会造成短期较大的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