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赢股息优选A(008480) - 基金经理
加载中......
基金经理 | 任职日期 | 离任日期 | 任职时长 | 年化投资收益率 | 沪深300年化投资收益率 | 总投资收益率 | 沪深300总投资收益率 |
---|---|---|---|---|---|---|---|
许拓 | 2023-09-25 | -- | 1年10个月任职表现 | 17.45% | 7.61% | 35.80% | 14.99% |
李永兴 | 2020-03-25 | 2023-10-17 | 3年6个月任职表现 | 1.67% | -0.63% | 6.09% | -2.23% |
晏青 | 2020-03-25 | 2023-10-17 | 3年6个月任职表现 | 1.67% | -0.63% | 6.09% | -2.23% |
当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 | 职务 | 从业年限 | 管理年限 | 详情 | 任职日期 |
---|---|---|---|---|---|
许拓 | 权益投资部投资总监助理兼基金经理 | 12 | 4.2 | 许拓:男,硕士,11年证券相关从业经验。曾任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员;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农银汇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权益基金经理。现任永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权益投资部基金经理。 | 2023-09-25 |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5-06-30)
二季度国内宏观经济基本面表现一般,仍需进一步提振经济;国外方面,美国经济仍然保持韧性,美债利率维持高位震荡。外围环境方面,美国正式挑起全球贸易争端,对全球股市造成了一次性明显冲击,但为了开始进行广泛的关税谈判,美国政府给与了一定的关税暂缓期限。虽然美国挑起关税争端对全球经济贸易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是中国政府应对积极,显示中国制造业优势较为强大,反而激发了市场对中国竞争力的信心,股市也在快速下跌后出现了明显的修复,部分板块创出新高。 结构上看,A股市场风险偏好较高,小市值板块成交额占比较高,短期景气度较高的游戏、新兴消费、创新药、AI海外算力等板块也出现明显上涨;较为特殊是银行板块,因其较低的估值及较高的股息而吸引长线资金持续买入;而煤炭、地产、食品饮料等传统经济相关度较高的板块出现下跌。H股市场表现更好,非防御板块都出现明显上行,其中创新药、低估值的有色金属、大金融,高景气的新兴消费等方向都出现明显上涨。 本基金的投资目标是向确定性要收益,希望在波动率相对可控的基础上获得稳健回报,并不追求短期的快速爆发,投资风格稳健偏保守。本基金主要配置方向仍然选择ROE稳定性、确定性、持续性比较强,业务量能随GDP增长而保持适度的低速增长,估值偏低且注重股东回报的个股。 本基金在二季度基本保持了原有的权益仓位和持仓结构,但基于短期景气程度和估值高低对个别标的进行了优化,整体持仓方向变化不大,重点布局在稳定性明显提升的电力行业、估值偏低经营稳健的个别银行股、景气较低的各行业龙头消费公司等。 二季度主要增配了部分保险公司,核心是认为保险行业负债端在不断优化,资产端因为国债收益率逐步见底而压力有所缓解,在老百姓财富不断入市背景下保险资产规模有望持续膨胀,当前估值较低,具备性价比。此外,适当买入了部分油气资产,核心是认为油价已经回归到中枢以下,这些标的仍然具备较好的股息率,进入价值投资区间。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5-03-31)
一季度宏观经济部分指标有所转好,但整体经济情况仍处于复苏初期,复苏力度仍然有待观察;但是科技领域Deepseek等创新企业积极涌现,有利提振了国内创新的信心。海外方面,美股在高位有明显回调,仍需观察美国宏观经济情况及政策走向。一季度A股市场仍然保持了2024年四季度以来的主题投资特征,成交额虽有所回落但仍然维持在相对高位,中证2000等小市值指数表现较强,机器人、AI+等等主题继续延续强势;其它方向均缺乏明显机会,呈现窄幅震荡的状态。港股市场一季度表现较强,科技、消费、制造等都出现明显上涨,究其核心原因应该是外资对中国经济企稳的信心有所增强,回流中国资产的资金开始增加。本基金的投资目标是向确定性要收益,希望在波动率相对可控的基础上获得稳健回报,并不追求短期的快速爆发,投资风格稳健偏保守。本基金主要配置方向仍然选择ROE稳定性、确定性、持续性比较强,业务量能随GDP增长而保持适度的低速增长,估值偏低且注重股东回报的个股。本基金在一季度基本保持了原有的权益仓位和持仓结构,但基于短期景气程度和估值高低对个别标的进行了优化,整体持仓方向变化不大。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12-31)
2024年国内宏观经济有所回暖,但并非一帆风顺。财政政策持续发力,特别国债、减税降费、科技创新、地产稳定等支持政策层出不穷;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央行通过降准、降息等手段,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市场利率下行。海外方面,美联储在9月大幅降息50bp,超出市场预期,美国经济表现出韧性。在此背景下,国内经济增长稳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速,新质生产力崛起,外贸展现韧性与活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地方债务风险有效缓解。但也存在内需不足问题,消费者对收入前景预期悲观,居民杠杆率较高,消费复苏步伐缓慢,部分可选消费负增长;房地产投资增速虽有筑底迹象,但仍处下行区间;地方政府对使用专项债积极性不高,全年基建投资进度偏慢;制造业投资增长也有所放缓,影响民间投资积极性;物价表现不容乐观,CPI同比仅上涨0.2%,PPI同比下降2.2%,企业面临一定价格压力,传统行业的经营压力较大。2024年A股市场走势跌宕起伏,呈现出“W”形态,阶段性特征明显。年初至2月,市场在经济数据不佳、投资者信心受挫和资金外流的影响下,跌幅明显,国证2000等小盘个股跌幅较大。2月至5月,政策利好刺激市场触底反弹,经济数据边际改善和投资者信心修复推动市场震荡上行,顺周期及科技板块表现较强。5月至9月,前期政策刺激效果减弱,国内基本面下行压力加大,海外衰退预期升温,导致市场再次下行,普跌特征明显。9月至年末,海外降息周期开启,国内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市场预期大幅改善,叠加国内Ai取得明显进展,推动市场快速反弹,而后高位震荡,金融、科技涨幅居前。全年来看,A股市场取得一定幅度的上涨,科技创新带来的新兴产业盈利回暖和优质企业的估值修复是两条主线。本基金的投资目标是向确定性要收益,希望在波动率相对可控的基础上获得稳健回报,并不追求短期的快速爆发,投资风格稳健偏保守。具体投向上,重点关注商业模式简单、清晰,公司质地较好、壁垒较高,财务稳健、分红可期,估值偏低、波动偏小的相关标的。本基金全年坚持稳健偏保守的风格。权益仓位保持审慎,交易上坚持不急迫、不追高,投向上重点关注公用事业、电信运营商、出版社、港口、油气等行业的低估值龙头公司。结果上看,本基金全年取得了良好的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4-09-30)
三季度宏观经济维持弱复苏态势,部分行业压力加大。但是美国部分经济数据走弱,美联储在9月份超预期降息50BP,给国内资产价格回暖提供了契机;国内宏观经济政策在9月下旬出现明显变化,政策目标更加聚焦资产价格,强调房价要止跌企稳,同时承诺采取更多措施稳定资本市场。 9月中旬之前股票市场持续下跌,资本市场陷入极度悲观,股票估值被压到历史低位。9月下旬开始的政策明显转向,迅速调动了市场的做多热情,股票市场在一周之内连续大涨,又进一步调动了做多热情。 宏观政策进一步转向及股票市场出现反弹在预期之内,但连续快速暴涨大幅超出意料。9月底的上涨行情中,以科创板、创业板为代表的股价弹性较大的板块涨幅巨大。短期市场走势的剧烈变化确实让人头晕目眩、措手不及,但是冷静下来后也要理解,资本市场短期是投票机,长期才是称重机。 中国股票市场长期是有投资价值的,证监会吴清主席9月24日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社保基金成立以来在境内的股票市场平均年化收益率达到了10%以上,成为A股市场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典范”。但是回顾2024年以来的个股行情,只有一小批股票市值创历史新高,其共同特征是业绩持续性较强但增速不高、估值合理偏低。基于此进行理性分析,保持合理预期收益率预期、坚守稳健进取的投资风格或是中长期获得回报的主基调。 回到个人投资方面,我们将继续坚持尊重时代大势、尊重产业规律、尊重市场特征的投资理念。我们仍然相信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从过度关注投资促进逐步过渡到需求驱动,过往粗放式的提高负债加杠杆扩规模的模式已经走到尽头,政府投资、企业投资都必须注重考虑效益,存量投资和新增投资的潜在回报会逐步提升,经济发展更加坚实,企业降速提效,能更好的通过分红、回购等形式回馈股东。在此背景下,应该对潜在回报率的绝对额和获取速度有合理预期,市场在短期情绪的影响下难免波动较大,我们或应当更理性地应对。 回到当下的A股市场本身,经过一波明显的估值修复后总体估值有所抬升,但分化仍然非常严重,中证2000、中证1000等预测PE倍数仍然居高不下,而中证100、上证50等板块的估值水平仍然偏低。过往经济快速增长背景下,企业发展迅速,市场普遍追求高增速高景气,更多基于远期空间及短期变化(景气、事件等)做短期交易,并不真正基于企业价值做持有。往后看,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应该更加关注持续经营能力较强、稳定性较高的优质企业,这些公司竞争壁垒扎实,获取自由现金流的能力更强,同时也更重视股东回报,叠加绝对估值水平合理偏低,或许更符合普通投资者的稳健投资需要。基于以上分析,我们仍然坚信优质资产的业绩稳定增长和估值缓慢提升是中期资本市场获得合理回报的最佳方向之一。 本基金的投资目标是向确定性要收益,希望在波动率相对可控的基础上获得稳健回报,并不追求短期的快速爆发,投资风格稳健偏保守,也不会根据市场的快速波动做明显改变。本基金主要配置方向仍然选择ROE稳定性、确定性、持续性比较强,业务量能随GDP增长而保持适度的低速增长,估值偏低且注重股东回报的个股。 三季度,由于持有人申购赎回波动较大,本基金的权益仓位维持在偏低水平,但未来会慎重的在考虑性价比基础上择机选择合适方向进行配置以提高权益比例。 具体投向中仍然保持了对电力运营商的的偏高比例配置。纵向看,我们认为电力市场化改革能真正带来电力运营商的经营模型回归公用事业属性,能够给企业经营更多调节手段以应对市场的变化从而稳定盈利。横向看,我们发现电力运营商作为系统性重要经济组成部分,在各个经济体的资本市场中给的估值都不低,但其长期股东回报并不如中国的电力运营商,但中国的电力运营商因为过往的盈利波动较大而估值长期被压制,随着中国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及电力市场化的推进,其长期估值提升的空间或被逐步打开。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12-31)
展望2025年,我们对股票市场报以乐观态度,尤其是对高质量资产的信心更为充足。 基本面角度,宏观经济最核心的变化可能在于国内宏观政策不断加码的背景下,逐步走出通缩,CPI或领先PPI先行回升,以房价为代表的资产价格有望逐步企稳,这将非常有利于企业盈利恢复,也有利于增强市场信心。科技发展方面,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以及部分企业的积极引领下,我们欣喜地看到国内Ai、机器人、半导体等新质生产力取得明显突破,新兴领域空间得到进一步打开。此外,产能过剩的行业中,供给侧的变化在逐步发生,过往粗放式的提高负债加杠杆扩规模的模式已经走到尽头,企业已经开始降低做大规模的意愿,更加重视资本开支的效益,存量资产的回报也有望企稳回升。 流动性角度看,2025年国内货币政策或将继续偏宽松,降准、降息都比较可期,资本市场流动性条件或仍较为有利。股票市场流动性从2024年四季度以来较为宽裕,参与者信心逐步增强,国内投资者入市资金有望保持良好势头。 全球对比角度看,中国资产的相对优势逐步突出。美国经济有边际走弱的可能性,而中国经济边际走强,流动性释放更积极,中国相对优势逐步走强,叠加中国资产整体估值便宜,阶段性或能迎来外资回流。 估值角度看,部分行业经过自发的供给侧改革后,龙头公司的盈利能力或能逐步企稳,且分红回购增持力度可能会继续加大,以中证100、沪深300为代表的大市值标的估值仍然较低,潜在回报仍然良好。 基于以上基本认知,我们认为高质量资产的投资价值仍较为突出,值得继续积极拥抱。但是高质量资产的演变过程较慢,被市场快速迅猛定价的概率偏低,投资这类资产需要保持足够的耐心。此外,高质量资产并非没有风险,其同样需要面对全球政治、金融、经济可能存在的大幅波动的风险,也需要紧密关注。